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古黄河之滨,垂柳轻拂,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百花绽放,骆马湖上碧波粼粼……宿迁正依托生态旅游优势,将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助力绿色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径。

宿迁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源起于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系统性修复。近年来,宿迁市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资金,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工程。在此过程中,已完成湿地修复面积达2351公顷,河道岸堤整治184公里,同时清退圩区面积654公顷。通过这些努力,宿迁成功构建了以“两湖两河”为核心的生态廊道,为生态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生态本底,宿迁以“文旅+”为笔,绘就全域旅游新图景。围绕洪泽湖、骆马湖、古黄河等生态资源,宿迁编制完成《宿迁市中心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打造“醉美湖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等核心品牌,确定了“一廊四组团”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在宿迁,蓬勃发展的生态旅游业不仅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还显著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宿城区蔡集镇牛角社区通过实施退塘还湖、水系联通工程,打造“渔业全链条+乡村旅游”复合业态,2024年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带动200户农户从事餐饮民宿业,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泗洪县柳山湖关闭矿山通过生态修复,转型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引入社会资本2000万元发展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业态,成为“点绿成金”的典范……

与此同时,创新的绿色金融,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更持久的动力。宿迁率先探索“绿票”交易机制,将林木收益权拆分为可交易的“生态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泗洪县马浪湖林场通过“绿票”融资108万元,建设赤松茸种植基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此外,朱海碳汇造林试点项目完成全省首例碳汇交易,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辟了新路径。

从古老巨树的岁月纹理至湿地中候鸟的优雅起舞,从生态长廊的拓展至文化旅游产业的兴盛,宿迁正以“绿色驱动未来”的理念,描绘着“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的典范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