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夏日清晨,在风光旖旎的泗洪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摄影爱好者张笑凭借着高超的摄影技艺,利用长焦镜头,成功捕捉到了震旦鸦雀育雏的珍贵瞬间。这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全球濒危物种,在宿迁地区的种群数量已突破2000只,成为了这片湿地的一大亮点。据最新数据显示,宿迁全市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共记录到物种2627种,这一数字占江苏省总数的29.71%。其中,包括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众多珍稀物种,已从昔日的“过客”转变为了这里的“常住民”,使得这片湿地成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观测野生动物,不仅有助于我们掌握动物的种群规模、分布范围以及迁徙规律,还能对它们的生存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物种灭绝。为此,宿迁市精心打造了三台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并在全市各县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设立了多个观测点。这些观测点收集的数据被实时传输至三台山生物多样性自动观测可视化平台,为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助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截至目前,三台山生物多样性自动观测可视化平台已识别物种263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5种;记录到野生动物各类信息44.5万条,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连续在线观测全覆盖。

在数字的背后,是宿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宿迁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让更多物种在这里拥有了栖息之地。近年来,宿迁突出湖泊生态保护,大力推进环骆马湖森林生态绿廊建设,让数以万计的红嘴鸥在骆马湖停留,让骆马湖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能量补给站”。

2022年11月,宿迁的“以生境连续性和鸟类丰富度为目标的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入选《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发布的《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案例2022》,是我省首个入选的生态修复经典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成子湖“生态岛”试验区作为全省首批8个“生态岛”试验区之一,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试验区目前已成功实施了7项针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程,累计完成了5206公顷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今年3月份,相关部门在成子湖“生态岛”试验区内惊喜地发现了豹猫和野猪的踪迹,这进一步证明了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显著,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增添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