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安徽一位市民在夜晚攀登大蜀山时邂逅了神秘的野生动物,相关视频一经上传,便迅速在网络掀起热议:“这不就是从动物园逃出来的小家伙吗?”

记者迅速联系到了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动物专家江浩。江浩专家表示:“视频中所展示的动物是‘貉’,它属于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貉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通常在夜晚时分活跃。在野外,貉若遇到人类,它们会主动选择回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能亲眼见到它们。而视频中的这只貉,由于长期有人类投喂,它已经逐渐习惯了人类的接近,因此不再那么害怕人类。”

它就是传说中的“一丘之貉”本貉(hé)

视频中的动物是什么动物?有哪些习性?

视频中的动物是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夜行性,晚上出来活动,穴居。

评论区有网友误解,说是合肥野生动物园跑出去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大蜀山,是不是大蜀山生态环境变好了?

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野外植被丰富的地方多有分布;合肥野生动物园笼舍安全性高,没有动物逃逸现象发生。

我们在野外遇到野生动物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貉在野外遇到人,它会主动回避,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它,视频里的这只,因为经常有人喂,所以渐渐不怕人了。

今年合肥野生动物园救护的两只小貉——

江浩也呼吁广大市民不要过多去干扰小家伙的生活,也不要投喂人类的食物。

貉面部有黑色“眼罩”,与浣熊相似;身体和尾巴的毛发为棕灰色,毛尖黑色。貉偏好在灌丛、假山、墙体基部、地下车库的杂物空间、一楼阳台或空调外机下方、架设在地面上的木板结构下方等区域出没或栖息。

它们习惯在夜晚出没,身手灵巧敏捷,既能下水抓鱼摸虾,又能刨地捉虫子吃。生活在人类附近时,垃圾堆和人们投喂的猫粮也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据合肥交通广播消息,近年来,随着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公园有蛇类、野猪、小麂、獾、野兔等野生动物,游客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议游客正确理性应对此类情况,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也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野生动物拥有其独特的生存领地和活动区域,游客在游览时应当自觉避免擅自踏入这些领地。为了确保游客的游览体验既安全又和谐,我们强烈建议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尽量选择公园内已经修建好的步道进行行走。这些步道往往是经过专业团队精心规划的,它们能够有效避开野生动物的核心栖息地。此外,这些步道还配备了详尽的标识和一系列安全配套设施,大大降低了游客与野生动物意外遭遇的风险。这样的选择,既是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安全的负责。

若在森林公园徒步过程中遭遇险恶野生动物或自身难以处理的紧急状况,务必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请求专业人士的支援,以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并维护野生动物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