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上海市民反映,夜间道路上,经常被电动自行车前加装的“牛眼灯”“爆闪灯”等强光灯侵扰。记者走访发现,上海街头时常能遇到加装改装过大灯的电动自行车,有的甚至比汽车远光灯更刺眼。对于这一现象,市公安交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近两周来,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加装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1500余起,移交市场监管部门相关线索61条。
7月27日晚8时许,行经华山路江苏路的电动自行车络绎不绝。记者在人行道上向非机动车道望去,一辆与众不同的电动自行车从南向北驶过。这辆车的灯光异常刺眼,与同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其他车形成鲜明对比。迎着光线看去可发现,发光源一部分是原车的普通车灯,主要是来自车辆前方加装的强光灯。
“太晃眼了!”经常骑电动自行车的孙女士对这些加装了强光灯的车辆早有不满,“我骑车时,常遇到有些逆行的电动自行车,用了这种超亮的灯,照得我看不清路,只好往旁边靠,给他们让路”。
“我们这都是自己后装的灯。”在华山路的一家餐馆前,记者遇到一位外卖骑手拎着外卖袋走到电动自行车旁,插上钥匙,打开了车灯。他的车前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了两个小灯。车灯虽小,但同时打开后,明显比原车的大灯还要刺眼。
连日来,记者在夜间走访本市不同区域的多条道路,都发现开着强光灯的电动自行车在路面行驶。尤其是在路灯较暗的路段,强光灯照得路人睁不开眼,造成近乎“致盲”的效果,让人几秒钟内都无法看清路面。
乌鲁木齐北路近北京西路,路灯不算亮,狭窄的道路上仅能容一辆汽车通行。周边有多个居民小区,时不时有各类电动自行车经过。记者在路侧站了几分钟,就有数辆开着强光灯的电动自行车驶来,其中有些车灯甚至比在其后方行驶的汽车车灯还要亮。
“开车时遇到它们迎面驶来,强光一照,瞬间眼前只有白茫茫一片,躲都躲不掉。晃得我眼前只有一片白光,什么都看不见。”市民汪先生夜间开车时,曾多次被亮着强光灯的电动自行车闪到,刺眼程度不亚于汽车的远光灯。“有时我会闪远光灯提醒,但对方也没有反应。”
这些“亮瞎眼”的电动自行车车灯,并非原装配置,而是经过加装改装的。记者走访本市多个电动自行车修理店、修车铺,店家大多表示可以加装车灯,半个小时即可搞定。在江苏路的一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店主告诉记者,目前大多数车灯都无法直接更换高亮度灯泡,“要想变亮可以加装车灯”。
根据车辆品牌、大灯功率、改装工艺的不同,加装改装车灯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有店主提到,也可以从网上买灯,拿到线下来装,安装费由车灯安装难易程度决定,大多在数十元。
用于改装加装的灯具,在线上购物平台很容易买到。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电动自行车车灯”,平台就会推荐各种“牛眼灯”“爆闪灯”,其中以LED灯最为常见,价格低的只要十几元,贵的也有几百元的,多款商品的销量均已过万。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一些改装了车灯的网友会分享亮灯后的“酷炫体验”,也有商家发布电动自行车改装车灯的前后对比照或视频,招揽生意。记者在小红书看到,资料显示为“闵行某维修店”的博主,在网上晒出多条各品牌电动自行车改装车灯后的实拍效果。
“车灯改装加装行为,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市面上常见的加装车灯,有的装在车架上,有的装在车筐下方,还有的直接从电动自行车面板上挖了一个粗糙的洞。虽然形状各异、位置不同,但都是从面板后侧拉了电线出来与外置灯源连接,电线就裸露在空气中。将原有车灯进行改装,同样存在风险。“车灯亮度变强,意味着用电功率变大,电线容易过热起火。”
走访电动自行车维修店铺时,记者也提到安全问题,店主们都只称“很多人都这样改,不会有问题”。
我国现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灯光的技术标准,车辆出厂也都有原装车灯。对于加装改装车灯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在路灯不够亮的路上看得更清楚”,有的则说“送外卖更容易找地方”。
相较于维修店铺,很多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都不提供强光灯销售及加装服务。“现在都是有规定的,不让改装。如果灯坏了,可以更换原厂灯,但没法改变亮度。”某品牌线下门店工作人员说。
目前已针对电动自行车加(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加强执法整治。据统计,两周以来,全市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加装改装远光灯违法行为1500余起。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加装、改装影响通行安全的装置。违者将被依法处以罚款,并被责令恢复车辆原状。此外,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也被禁止。
7月22日晚,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交管支队于辖区非机动车高频通行路段开展夜间电动自行车灯光非法改装专项整治行动。当天21时17分许,民警于沪闵路柳州路路口拦截一辆电动自行车,该车加装了两组高亮度灯光。经询问,当事人因电动自行车原车灯损坏,至虹梅南路一车行修理车灯,店主表示车灯无法修理,建议加装“牛眼灯”。对此,民警依法对其予以处罚,并开展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督促其抓紧拆除相关改装设备。在此基础上,公安交管部门将相关线索登记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后续工作。
浦东公安交管部门也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强光射灯的违法行为启动专项整治。7月24日20时许,在东方路栖霞路路口,一辆行驶至路口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引起民警注意,其车头加装的射灯在路灯下依然刺眼。“加装大功率远光灯后,看路面、路牌更清楚。”面对民警询问,骑手坦言加装初衷,但对其潜在危害并无充分认知。民警对该名骑手依法处以罚款,并责令其恢复车辆原状。
“事实上,这种强光会对对向车辆驾驶员、行人造成瞬间致盲,极易引发追尾、避让不当等事故。”浦东公安交管支队一大队东方明珠女警中队副中队长黄琳璐说,非法改装灯光的安全危害巨大,强光直射会干扰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视觉判断。“若因非法加装灯光引发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及改装车行均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较于公安执法部门开展的末端管控,业内人士认为,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源头治理,才是遏制此类现象的关键。“不止是加装强光灯,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行为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源头治理效能,才能进一步遏制这类乱象产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比摩天楼更震撼!"留学生惊叹松江田野:上半年入境2025-08-18
- 上海严打电动自行车“远光刺客”:两周查处1500余起,2025-08-18
- 9.4亿人次!上海地铁二季度客流报告:LV快闪店带动南2025-08-18
- 休渔后首波海鲜降价:梭子蟹批发价25元起,8月中下旬2025-08-18
- 从机关绿地到市民花园:上海今年已建成47个"拆墙透绿2025-08-18
- 嫦娥六号新发现:月球背面玄武岩揭示"超还原月幔"之2025-08-14
- 从柳编到光伏玻璃:安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百亿级2025-08-14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比摩天楼更震撼!"留学生惊叹松江田野:
- 上海严打电动自行车“远光刺客”:两周查处
- 9.4亿人次!上海地铁二季度客流报告:LV快
- 休渔后首波海鲜降价:梭子蟹批发价25元起,
- 从机关绿地到市民花园:上海今年已建成47个
- 全球电池产业海外布局:中企深耕欧亚,韩系
- 中国军团市占率逼近70%: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 第三排舒适性只是起点:智能化与生态服务正
- 7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环比增长10%
- 日本车企日损30亿日元 美延迟降关税加剧利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
- 湖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拉动消费325亿元 新能
- 2025年巴西汽车市场动态:出口激增抵消内需
- 2025年7月中国车市数据深度解读:新能源渗
- 2025年7月中国车市数据解读:新能源渗透率
- 千万富翁CEO南非野生动物保护区遇大象袭击
- 四方城遗址跻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武陵
-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叶甫盖尼·奥涅金》
- 长三角eVTOL产业布局与发展现状 江苏:昆山
- 上海发放首批全无人驾驶示范运营牌照:8家
- 黄山市徽州区谢裕大茶博园举办茶树树冠培育
- 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启幕:打造"一市一品"全
- 虚实之间:杨明洁设计博物馆用"虚山水"重
- 千年树根诉说木文明:上海木文化博物馆开启
- 中国结串起世界文明:非遗博览馆打造全球民
- 沉浸式可可文明之旅:百诺博物馆如何用科技
- 海派文化新课堂:上海大学博物馆用科技让百
- 2025南京路步行街数娱节之黄浦区文旅打卡活
- 田子坊新晋打卡点:"碰巧"巧克力店用MBTI
- 田子坊焕新亮相2025"上海之夏":老城厢变
- 愚园路520弄的"幸福改造记":老弄堂用"
- 《老马的背包》:一部镌刻"三农"情怀的银
- 《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2025年暑期档票房榜
- 阜阳市暑期档电影票房收入超2800万元,位居
- 第34期"解放书单"精彩亮相:以思想之光点
- 苏超联赛的成功密码:全民参与、文化赋能与
- 首届“谷子嘉年华”在上海陆家嘴中心同步启
- 2025 ChinaJoy盛大启幕:全球数字娱乐狂欢
- 湖南娄底"清凉游"火爆出圈:山水之间解锁
- 2025安徽研学旅游大会:擘画文旅融合新蓝图
- 从及时报案到证据固定:暴雨季车辆涉水理赔
- 全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歙
- 宿州市埇桥区特产“夹沟香稻米”正式获批国
- 台州市图书馆也迎来了一波“阅读热” 成为
- 上海“水上经济”的崛起:从观水到玩水,解
- 从亲子遛狗到情侣约会:水上运动成为全年龄
- 充气桨板+夜划经济:揭秘上海人"周末找水
- 460米便道完工+钢便桥突破:探访北青公路改
- 微信群+智能设备:普陀区用"科技+人情味"
- 物业变"养老管家":上海试点用"低成本服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