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更多背景各异的车企涌入该市场,覆盖极宽的价格带,这一细分市场爆发的核心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中大型SUV(含燃油、纯电、插混、增程)累计销量约120万辆,同比增长28%,占SUV总销量的22%,其中超70%的销量来自六座车型。

谈及大六座SUV车型的竞争重点,颜景辉称,企业要在空间设计、技术性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六座SUV必须提供足够宽敞的乘坐空间,特别是第三排的舒适性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多数SUV的第三排空间表现欠佳,而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这一痛点亟待解决。”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早期进入大六座SUV市场的玩家多以鲜明标签切入,如“家庭场景化”“增程续航无忧”,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然而,随着更多背景各异的车企涌入该市场,覆盖极宽的价格带,这一细分市场爆发的核心底层逻辑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长,促使企业必须提供更广泛的产品线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其次是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尤其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得到质的飞跃。未来,车企构建真正差异化壁垒的关键突围点可能在于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通过定制化服务和持续的技术革新来实现。”

伴随着众多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全新大六座SUV车型在2025年密集入市,该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显著加剧,产品价格带持续向下延伸,覆盖了更为广泛的消费层级。

江瀚称,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大六座SUV市场的竞争无疑将变得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价格调整可能是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为了应对可能的市场饱和问题,车企需要采取多元化策略。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需注重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增强品牌吸引力和用户忠诚度。”

“大尺寸SUV的长途出行场景,对于车企在电耗、续航、空间利用率、补能便利性、智驾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车企根据自身技术能力和现有资源,在多个维度间进行权衡取舍。”杨菁向记者分析道,“供给的增加及产品参数和使用场景的精细化定义,会使得消费者更容易进行横向比较,选择出性价比更优的产品。与车企背景、技术路线无关,触达用户痛点的产品定义与有竞争力的产品定价,或对市场份额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对于大六座SUV的未来发展,江瀚称,当前,家庭用户对大六座SUV的需求除了基本的空间和舒适性外,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像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健康监测功能以及更加人性化的交互界面都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此外,考虑到家庭出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更好地整合娱乐、教育等资源,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也将成为车企努力的方向。“为了保持长期竞争力,车企不仅要注重硬件上的升级,还要积极探索软件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比如推出订阅式服务或建立会员制社区等,去加强与用户的连接。”

谈及主流车企如何在“快速抢占用户”与“维持可持续盈利及研发投入”之间寻找战略平衡点,杨菁表示,对于这样一个体量不算大的细分市场,除了扩大产销规模以外,成本控制是维持盈利能力的重点。“SKU的精简化、电池品类和尺寸的选择、功能的取舍、关键零部件(如芯片)的自研自产、营销策略和渠道的选择,都可能对产品盈利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