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愚园路520弄是一条始建于1936年的西班牙风格老弄堂。时光流转,居住在老弄堂里的居民们逐渐因为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缺少等问题发出 声声叹息:晾晒衣服不方便、下班回家还要抢车位、公共绿化杂乱……

面对居民们的期盼,四明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开展常态化走访、召开意见征询会等形式,把居民们的诉求、提议如同剥洋葱一般,梳理和归纳为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个类别,并把“活动空间扩容”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作为微更新的第一步。

治理难不难,全民参与是金钥匙。四明居民区党总支把这个朴素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愚园路520弄微更新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中,推动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为“家园营造师”,携手把“问题清单”转化成“幸福账单”,让社区变成居民最满意的模样。

于是,11场专题民主协商议事会成了“民意加工厂”——需求提出者、居民代表、党员骨干、楼组长、物业公司、设计团队、专业部门等坐到一起,围绕弄堂路面修缮、晾衣架选址、花坛绿植维护、自治公约修订等民生事项共商共议,既兼顾绝大多数居民的需求,也不忽略少数持不同意见居民的利益。 最终,改造方案以95%的高赞成率通过。

面对居民们希望增加公共晾晒空间、让衣物能多晒晒太阳的共性需求,民主协商议事会与会各方凝结“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生活智慧,找到 “向立体空间要效率”的全新解题思路。

经过对弄堂里全部可利用空间的摸底和丈量后,确定将晾衣架安装在楼底花圃的围墙上,既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又确保晾晒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时选用拼接组装的晾衣挂钩,兼顾不同衣物的晾晒需求。

同时,考虑到老年居民的晾晒需求,花园围栏被特别改造成高度较低的双层晾衣架。改造完成后,居民纷纷表示新晾衣架既美观又实用,是“晒出幸福的好发明”。

“这里以前长期‘落锁’,现在则变成了大家共享的公共花园,随时随地都能进来散步、运动,陪家人和宠物玩游戏。”居民小张大力表扬点赞的就是愚园路520弄微更新重点项目之一的 “十景共享花园”。

将弄堂里的10个封闭空间全部打开,并重新规划形成包括萌宠乐园、健身天地、 绿色园艺等5个共享空间的“十景共享花园”,这背后是四明居民区党总支对“开放院落会不会丢东西”“晾晒空间被占用怎么办”等居民顾虑的真诚回应,是“吾爱邻”志愿者团队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情理法理”动员的真情“回响”,也是以“小院落主理人”培育机制走出居民自治新路径的主动创新。

“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居民从‘受益者’变成‘管理者’甚至是‘创造者’,大家一起唱好自治共治的‘大合唱’。”四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郁诚楠介绍说,把封闭空间打开,串联成一条人人可用、人人可享的520弄堂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序曲,落地“小院落主理人”培育机制,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主理”自治新生态和“共享活力自治共治”社区治理新模式才是更精彩的主旋律。

2025-08-15 13:3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