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根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最新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指挥中心已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全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全市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高达9.4亿人次,日均客流达到1031万人次,与上季度相比,客流增长了7.4%,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客流下降了2.5%。全网客流的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6月份受到降雨、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对客流产生了显著影响。

南京西路太古汇的LV“路易号”自6月25日(周三)盛大揭幕以来,便迅速引发了市民的“打卡”热潮。当天,轨交南京西路站的进出站客流就达到了16.1万人次,比当月中上旬的常态客流水平增长了10%。进入周末,休闲打卡的客流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6月28日(周六)南京西路站的客流更是超过了20万人次,比前一个周六增长了近一倍,人气之旺可见一斑。

二季度,工作日日均客流1176万人次,环比上升5.3%,同比下降1.3%。休息日日均客流736万人次,环比上升11.3%,同比下降4.7%。各轨交线路客流以同比下降为主,2号线、1号线和9号线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17号线(西岑延伸)、15号线客流同比上升。

其中,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二季度日均客流升至4.27万人次,较一季度3.51万人次环比增长21.6%。其中工作日日均客流4.32万人次,休息日日均客流4.17万人次;客流峰值在“五一”假期前最后一工作日(4月30日)被再次刷新,达5.79万人次。

轨交站点方面,客流排行前五的站点分别为虹桥火车站、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静安寺、南京东路。虹桥2号航站楼站因机场联络线开通,客流同比上升5成至日均9.3万人次,位列全网第13位,轨交虹桥火车站受机场联络线、虹桥2号航站楼站分流影响,客流同比下降12.4%。轨交上海松江站2025年上半年走势总体平稳,仅在重要假期前后有显著波动,目前的客流纪录为5月1日创下的4.7万人次。随着暑运的开始,6月底松江站日客流连续多日在3万人次以上。

二季度体育赛事、场馆演出、大型会展等活动密集,引发周边轨交站点客流短时激增。

大型演唱会方面,孙燕姿演唱会于4月26日、28日共举办两场,带动上海体育场周边三个轨交站点客流大幅上升。其中,4月26日(周六)周边三站全天进出站客流合计达11.9万人次,较前一个常态周六增26%;而第二场4月28日(周一)周边三站客流合计达14.1万人次,较前一个常态周一增87%,出站到达的客流高峰主要出现在17:00-19:00.与通勤客流有所叠加;散场进站客流高峰21:00-22:00.其中上海游泳馆站小时进站客流峰值达7389人次。

浦东足球场在6月22日迎来足协杯德比大赛,由上海海港对阵上海申花,尽管当晚大雨滂沱,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本土球迷观赛,轨交浦东足球场站6月22日(周日)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4万人次,约为前一个周日的7倍。

上海车展期间,轨交国家会展中心进出站客流显著上升。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吸引大量观众参展,期间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日均进出站客流达10.8万人次。今年车展周期为4月23日至5月2日共10天,客流分布相对均衡。最大客流日出现在4月25日(周五),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3.7万人次。虹桥枢纽两站前往国家会展中心的客流合计14588人次,占该站所有到达客流的21.5%,外省来沪观展比重极高。

在网红打卡点的热门话题中,南京西路的太古汇LV“路易号”地标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前来“打卡”,使得南京西路站的客流量出现了显著增长。自6月25日(周三)路易威登概念地标“路易号”揭幕以来,就持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当天,轨交南京西路站的进出站客流量达到了16.1万人次,比当月中上旬的常态客流水平增加了约10%。 尤其是在周末,休闲打卡的客流呈现爆发式增长。6月28日(周六),南京西路站的客流量超过了20万人次,比前一个周六增长了近一倍。在这一天,南京西路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客流排行中位列第四位。与此同时,临近的静安寺站的客流量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显著的溢出效应。 而在进站和返程的高峰时段,客流量的增长更为明显。在20:00之后,南京西路站的小时客流峰值达到了13629人次,是上周同一时段的3倍之多,相当于大型展会散场时的客流水平。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路易号”地标的热度,也体现了南京西路站作为交通枢纽的强大吸引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