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的最新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指挥中心已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全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全市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高达9.4亿人次,日均客流达到1031万人次,与上季度相比,客流增长了7.4%,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客流下降了2.5%。全网客流的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6月份受到降雨、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对客流产生了显著影响。
南京西路太古汇的LV“路易号”自6月25日(周三)盛大揭幕以来,便迅速引发了市民的“打卡”热潮。当天,轨交南京西路站的进出站客流就达到了16.1万人次,比当月中上旬的常态客流水平增长了10%。进入周末,休闲打卡的客流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6月28日(周六)南京西路站的客流更是超过了20万人次,比前一个周六增长了近一倍,人气之旺可见一斑。
二季度,工作日日均客流1176万人次,环比上升5.3%,同比下降1.3%。休息日日均客流736万人次,环比上升11.3%,同比下降4.7%。各轨交线路客流以同比下降为主,2号线、1号线和9号线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17号线(西岑延伸)、15号线客流同比上升。
其中,市域线机场联络线二季度日均客流升至4.27万人次,较一季度3.51万人次环比增长21.6%。其中工作日日均客流4.32万人次,休息日日均客流4.17万人次;客流峰值在“五一”假期前最后一工作日(4月30日)被再次刷新,达5.79万人次。
轨交站点方面,客流排行前五的站点分别为虹桥火车站、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静安寺、南京东路。虹桥2号航站楼站因机场联络线开通,客流同比上升5成至日均9.3万人次,位列全网第13位,轨交虹桥火车站受机场联络线、虹桥2号航站楼站分流影响,客流同比下降12.4%。轨交上海松江站2025年上半年走势总体平稳,仅在重要假期前后有显著波动,目前的客流纪录为5月1日创下的4.7万人次。随着暑运的开始,6月底松江站日客流连续多日在3万人次以上。
二季度体育赛事、场馆演出、大型会展等活动密集,引发周边轨交站点客流短时激增。
大型演唱会方面,孙燕姿演唱会于4月26日、28日共举办两场,带动上海体育场周边三个轨交站点客流大幅上升。其中,4月26日(周六)周边三站全天进出站客流合计达11.9万人次,较前一个常态周六增26%;而第二场4月28日(周一)周边三站客流合计达14.1万人次,较前一个常态周一增87%,出站到达的客流高峰主要出现在17:00-19:00.与通勤客流有所叠加;散场进站客流高峰21:00-22:00.其中上海游泳馆站小时进站客流峰值达7389人次。
浦东足球场在6月22日迎来足协杯德比大赛,由上海海港对阵上海申花,尽管当晚大雨滂沱,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本土球迷观赛,轨交浦东足球场站6月22日(周日)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4万人次,约为前一个周日的7倍。
上海车展期间,轨交国家会展中心进出站客流显著上升。两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车展吸引大量观众参展,期间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日均进出站客流达10.8万人次。今年车展周期为4月23日至5月2日共10天,客流分布相对均衡。最大客流日出现在4月25日(周五),轨交国家会展中心站全天进出站客流达13.7万人次。虹桥枢纽两站前往国家会展中心的客流合计14588人次,占该站所有到达客流的21.5%,外省来沪观展比重极高。
在网红打卡点的热门话题中,南京西路的太古汇LV“路易号”地标吸引了众多市民纷纷前来“打卡”,使得南京西路站的客流量出现了显著增长。自6月25日(周三)路易威登概念地标“路易号”揭幕以来,就持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当天,轨交南京西路站的进出站客流量达到了16.1万人次,比当月中上旬的常态客流水平增加了约10%。 尤其是在周末,休闲打卡的客流呈现爆发式增长。6月28日(周六),南京西路站的客流量超过了20万人次,比前一个周六增长了近一倍。在这一天,南京西路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客流排行中位列第四位。与此同时,临近的静安寺站的客流量保持平稳,并未出现显著的溢出效应。 而在进站和返程的高峰时段,客流量的增长更为明显。在20:00之后,南京西路站的小时客流峰值达到了13629人次,是上周同一时段的3倍之多,相当于大型展会散场时的客流水平。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路易号”地标的热度,也体现了南京西路站作为交通枢纽的强大吸引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上海严打电动自行车“远光刺客”:两周查处1500余起,2025-08-18
- 9.4亿人次!上海地铁二季度客流报告:LV快闪店带动南2025-08-18
- 休渔后首波海鲜降价:梭子蟹批发价25元起,8月中下旬2025-08-18
- 从机关绿地到市民花园:上海今年已建成47个"拆墙透绿2025-08-18
- 嫦娥六号新发现:月球背面玄武岩揭示"超还原月幔"之2025-08-14
- 从柳编到光伏玻璃:安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百亿级2025-08-14
- 从大鼓战歌到冠军奖杯:上盘镇"村BA"的半个月热血之2025-08-14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上海严打电动自行车“远光刺客”:两周查处
- 9.4亿人次!上海地铁二季度客流报告:LV快
- 休渔后首波海鲜降价:梭子蟹批发价25元起,
- 从机关绿地到市民花园:上海今年已建成47个
- 全球电池产业海外布局:中企深耕欧亚,韩系
- 中国军团市占率逼近70%:全球动力电池市场
- 第三排舒适性只是起点:智能化与生态服务正
- 7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环比增长10%
- 日本车企日损30亿日元 美延迟降关税加剧利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已
- 湖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拉动消费325亿元 新能
- 2025年巴西汽车市场动态:出口激增抵消内需
- 2025年7月中国车市数据深度解读:新能源渗
- 2025年7月中国车市数据解读:新能源渗透率
- 千万富翁CEO南非野生动物保护区遇大象袭击
- 四方城遗址跻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武陵
-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叶甫盖尼·奥涅金》
- 长三角eVTOL产业布局与发展现状 江苏:昆山
- 上海发放首批全无人驾驶示范运营牌照:8家
- 黄山市徽州区谢裕大茶博园举办茶树树冠培育
- 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启幕:打造"一市一品"全
- 虚实之间:杨明洁设计博物馆用"虚山水"重
- 千年树根诉说木文明:上海木文化博物馆开启
- 中国结串起世界文明:非遗博览馆打造全球民
- 沉浸式可可文明之旅:百诺博物馆如何用科技
- 海派文化新课堂:上海大学博物馆用科技让百
- 2025南京路步行街数娱节之黄浦区文旅打卡活
- 田子坊新晋打卡点:"碰巧"巧克力店用MBTI
- 田子坊焕新亮相2025"上海之夏":老城厢变
- 愚园路520弄的"幸福改造记":老弄堂用"
- 《老马的背包》:一部镌刻"三农"情怀的银
- 《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2025年暑期档票房榜
- 阜阳市暑期档电影票房收入超2800万元,位居
- 第34期"解放书单"精彩亮相:以思想之光点
- 苏超联赛的成功密码:全民参与、文化赋能与
- 首届“谷子嘉年华”在上海陆家嘴中心同步启
- 2025 ChinaJoy盛大启幕:全球数字娱乐狂欢
- 湖南娄底"清凉游"火爆出圈:山水之间解锁
- 2025安徽研学旅游大会:擘画文旅融合新蓝图
- 从及时报案到证据固定:暴雨季车辆涉水理赔
- 全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歙
- 宿州市埇桥区特产“夹沟香稻米”正式获批国
- 台州市图书馆也迎来了一波“阅读热” 成为
- 上海“水上经济”的崛起:从观水到玩水,解
- 从亲子遛狗到情侣约会:水上运动成为全年龄
- 充气桨板+夜划经济:揭秘上海人"周末找水
- 460米便道完工+钢便桥突破:探访北青公路改
- 微信群+智能设备:普陀区用"科技+人情味"
- 物业变"养老管家":上海试点用"低成本服
- 上海“物业+养老”试点:打通居家养老“最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