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复旦大学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发起的“古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传播项目正式在复旦大学拉开帷幕。该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至10月期间,由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的副教授文少卿带领,组建全球首个分子考古移动实验室,前往新疆地区展开深入的田野考察工作。文少卿表示:“一旦样本出土,我们将在现场的车上立即进行检测,确保第一时间获取宝贵信息。”

近年来,在文少卿的领导下,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取得了显著成就。实验室不仅成功破译了北周武帝时期突厥皇后阿史那古的基因组,揭开了北周武帝宇文邕血统的神秘面纱,还成功重建了两千年河西走廊人群和六千年山东人群的历史。去年8月,复旦大学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同设立了民办非企业机构——克拉玛依市丝路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创新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以数字文旅为先行领域,致力于对新疆地区人类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并着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以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如果把新疆样本带回复旦,距离太遥远,所以就想到了移动考古车,可就地做实验。”文少卿说。此前,分子考古依赖于远离田野的实验室,而移动考古车有望改变这一科研范式。

全球首个分子考古移动实验室,究竟长啥样?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中国智造”的移动实验室由DNA考古车、CT考古车和电力保障车共三辆车组成。从外观看,由于安装了万级洁净和新风设施,它们比普通大巴高出不少。其中,CT考古车相当于一个移动影像分析平台,可对古代骨骼进行分析,DNA考古车可支持完整的古基因组学研究流程,电力保障车则能提供48小时蓄电。

未来三个月,车队将沿阿勒泰—天山北路一线行驶,选取沿线的三道海子石构遗址群、木垒平顶山墓群、吐鲁番古墓群、古墓沟墓群、小河墓地、沙湾大鹿角湾等遗址,复原三个遗址的墓主特征,揭示“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交融的历史。该项目预计用3到5年时间,覆盖从古长安至古罗马的“古丝绸之路”全段。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电影导演方励亲自执导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备受关注。在这部作品中,方励以全景式的手法记录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科考之旅,展现了历史的深度与科学的魅力。方励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科学家们的辛勤工作转化为电影,使其更加贴近大众,更具普世价值。”继《里斯本丸沉没》之后,方励将目光投向新疆,计划以《西域往事4000年》为题,开启第一季的拍摄工作。这部纪录片预计将在两年内与观众见面,届时将为观众呈现一段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