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当量子纠缠的神秘面纱与巢湖初升的晨雾在文字间交织,当遥远深空的探索蓝图与合肥这座科创之城的心跳在故事中共鸣——中国(合肥)科幻小说大赛的初审结果,如同秋日里的一束璀璨光芒,照亮了通往未来的道路。在近5个月的时光里,8位初审评委们倾注心血,细致入微地品读了每一篇投稿,从1349部作品中筛选出59部佳作,总字数超过8000万字。这不仅是对一场文学赛事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更是一场科幻力量的集体展示,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科幻在科技创新的沃土中,所展现出的旺盛生命力与蓬勃发展的姿态。

自3月5日本次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投稿如泉涌般纷至沓来,共计1349部作品的来稿量,在全国同类赛事中稳居领先地位。无论是笔耕不辍的文坛前辈,还是思维敏捷的“00后”新生代;无论是深耕科幻小说领域多年的资深作家,还是跨界而来的工程师、程序员——在这场“老中青三代同台”的创作盛宴中,我们共同见证了科幻爱好者的狂欢。这一切的背后,正是合肥这座“科创名城”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创作者的目光和灵感。

参赛作品中,“合肥元素”成为高频词:有人以科学岛的实验室为舞台,编织量子计算机觉醒的故事;有人将大蜀山的轮廓融入星际移民的叙事;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深空探测的最新成果,都化作笔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基石。正如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洪放所言:“这些作品不是悬浮的幻想,而是扎根在合肥科创实践中的果实,读起来既有未来感,又有烟火气。”

在59部入围作品中,19部长篇小说厚重如史诗,40部中短篇小说精巧似星火,共同勾勒出中国科幻的多元面貌。最令人惊喜的是新人辈出——超半数入围者是首次涉足科幻创作的“新鲜血液”,其中不乏未满20岁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作品带着未加雕琢的锐气,将Z世代的思考融入星际旅行、人工智能等经典题材,让人看到科幻文学代际传承的希望。

而国内科幻小说创作界不少名家的参与,则为大赛注入了标杆性力量。他们或以老练的笔触解构科技伦理,或用宏大的叙事构建未来文明,在“文学性与科幻性统一”的评审核心标准下,展现出成熟的创作功力。“既有新人带来的惊喜,又有名家坐镇的厚重,这样的入围名单,本身就是对中国科幻小说现状的生动注解。”

随着初审落幕,大赛进入更为关键的终审阶段。据悉,8月15日,59部作品将提交给由国内有影响的科幻小说名家组成的终审评委团,最终将评选出12部获奖作品(长篇、短篇各6部),结果将于8月底揭晓。值得注意的是,终审评委信息将与获奖名单同步公布,以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

更加令人翘首以盼的是作品的后续转化进程。目前,组委会已经着手逐步与入围的作家们进行沟通,核实作品的原创性,并正式签署了“未发表出版”的承诺书。接下来的步骤,我们将把这些作品的精彩简介推荐给爱奇艺、阅文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创作与转化平台,从而为影视改编和IP开发项目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挑选出优秀的作品,更是要让这些充满想象力的科幻构想从书页跃然屏幕,成为观众心中的光影,激发生活中无限的灵感。”组委会负责人洪放如此阐述道。

今秋,备受瞩目的科幻文学周即将落下帷幕,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这场盛会上,颁奖典礼、主题论坛、作家读者见面会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将轮番上演,让科幻文化真正走进大众视野。从合肥启航,这些蕴含科创基因的科幻故事,正蓄势待发,准备跨越文字与现实的界限,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