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一场以“古韵新声,薪火相传”为主题的松阳高腔演出在松阳县玉岩镇的高腔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当地中心学校的36名学生登台表演,他们的歌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连连掌声。

与此同时,新岗剧团的《马房招亲》、周安剧团的《三状元回家》、菊香剧团的《火珠记》等经典戏曲作品纷纷登台,生动呈现了传统戏曲的无穷魅力。

在演出落幕之际,资深非遗传承者庄重地将微型戏装与道具交付给了学生代表。

“从年初的‘拜师仪式’,到如今的成果汇报演出,古老的高腔艺术通过‘进校园’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传承的种子。”今年71岁高龄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春林欣慰地说。

松阳高腔发源于浙江省传统戏剧特色乡镇、浙江省戏曲之乡玉岩镇,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是松阳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去年6月,结对玉岩村的市级文化特派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松阳高腔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面临传承人断层、观众群体萎缩等问题。为此,通过谋划实施“古韵新声”国遗高腔活态保护传承项目,做深保护传承、跨界融合文章,推进阵地设施提升、活态保护传承、文旅融合赋能,打响国潮文化IP品牌,让古老地方戏曲焕发新生。

做好非遗传承工作,必须得从娃娃抓起。在市级文化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不仅请来了松阳高腔公司专业演员手把手指导,还促成了孩子们向新岗剧团、周安剧团、菊香剧团等本土高腔剧团拜师学艺,常态化开展松阳高腔剧团经典剧目展演,并配套推出松阳高腔通识课,推动非遗进校园,打造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如此宽阔的舞台上进行演出,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然而,当我唱出那熟悉的曲调时,仿佛瞬间穿越时空,自己竟然真的化身为《马房招亲》中的那位风度翩翩的小书生!四年级一班的金可柔同学激动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坚定地表示,将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传承和发扬我国的高腔艺术,让它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演出中,我们巧妙地融入了廉政教育的元素,通过精心编排的廉政教育小节目,将清廉文化的精髓与高腔古韵完美结合。这种融合不仅让忠廉思想在高亢婉转的唱腔中得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更推动了“非遗+廉政”的跨界融合,为“古韵新声”项目在文化育人层面带来了一次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