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众多令人瞩目的视觉风格化作品中,它们往往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那种视觉上华丽夺目,但内容却显得空洞无物,如同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的华而不实之作。另一类则是那些视觉效果令人惊艳,初看可能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但总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观众,使他们渴望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毕赣的作品便属于这一类。朱丽叶·比诺什在为《狂野时代》争取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奖时,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她无法完全领悟影片中所有的表达和深层的含义,但作品那独特的魅力却深深地吸引着她,使她想要将这份感动与更多人分享。

《狂野时代》堪称一部值得深入剖析的电影文本与影像语言的经典之作。若能解锁其密码,你或许会对其中那丰富多彩的影像世界和卓越的视听表达感到惊叹不已;而若未能找到这把钥匙,仅需沉浸于导演在视觉呈现上的独到创意,亦不失为一种观影的乐趣。然而,当观众陷入迷宫般的故事中,难以把握主动权时,难免会产生些许抱怨。令人遗憾的是,在毕赣看来,现今许多人在观影时,更倾向于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去真正享受电影带来的乐趣。

如此风格化的作品,需要极大的创作力、想象力和执行力来实现,换句话说,仅有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天赋和抗压力。这些,毕赣都有。他坚持对电影的极致追求,大概也是寻找和确认自我的过程。有些时候,这种坚持必然要和外界“对抗”,也自然要承受更多压力。他说自己抗压的方法是“一直工作,不和外界接触”。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大意是“如果刺穿双耳,你就能穿越镜面”,或许也道出了他的想法。

毕赣说,他只对自己的创作负责。这会让我想到库布里克,在创作拍摄的时候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纵观电影发展史,似乎一直是这样,只有纯粹的创作才可能诞生极致的作品。库布里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这里也很应景:“历史电影与科幻电影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试图再现此刻不存在的场景。”毕赣正是用哲学和诗意,创造了这个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想象世界。

亚洲电影普遍聚焦于揭示社会真相和人物内心情感,而毕赣的电影手法堪称这一领域的“独树一帜”。他在电影表达与思考上的创新,以及对镜头语言边界的拓展,或许已经超越了现实的局限,预示着未来电影发展的新趋势。

2025-06-23 11:0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