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这座承载着嘉兴市民二十六年深厚记忆的老公园,如今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悄然融入城市的脉络之中,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经过微改造后,百姓们的反响非常积极。”嘉北街道城建办的沈佳华指着公园的平面图,满怀感慨地说。过去,评判公园的好坏主要关注其面积和环境,而现在,市民们更加关心的是公园的趣味性和休闲时长。

位于繁华市区的洪波公园,按照小型体育公园的建设标准,精心打造的全龄健身活动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在这里,市民们可以悠闲漫步,尽情享受——休闲凉亭错落有致,下沉广场独具匠心,林荫步道蜿蜒曲折,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同时,公园内还设有新建的儿童游乐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设施,成为了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乐园”。“公园+体育”的创新模式,使得洪波公园的活力值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目前洪波公园的日均人流量已达到6500人次,较之前增长了近三成,成为了市民们休闲健身的首选之地。

和羊驼合影、给兔子喂草、看孔雀开屏……在嘉兴主城区北片的穆湖森林公园,今年清明假期前新开放的萌宠乐园,成为不少家庭的“遛娃宝地”。而在以前,这座公园除了每年短期的花季,其他时节前来游玩的人并不多。“现在公园人流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周末,来游玩的亲子家庭占比超七成。”嘉兴经开区智慧城市公司的张挺欣慰地说。

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关键正在于找到不同年龄层次的“兴趣锚点”。在这个焕新后的城市空间里,全龄段人群都能找到“自我”——老人在林中下棋,青年在草坪露营,儿童在乐园撒欢,成为“公园+全龄”的新探索。

用一座公园,丈量城市与自然、生活与理想的最佳距离。嘉兴经开区,以公园焕新为锚点、以城市更新为主题,探索建设主城区“公园+”生活圈。

在明媚的阳光下,嘉兴经开区城南街道被现代化楼宇环抱的四号桥公园,28块展板组成的时光长廊前不时有人驻足。市民张培林没事就喜欢来转转,说起“四号桥”,他可谓如数家珍:“我家以前就住这儿,旁边还有一条河。如今走在这里,仿佛曾经的城南路就在脚下。”

“四号桥”曾是嘉兴经济文化的一处坐标。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大批企业在此开办,最多时有7000多名职工,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如今的四号桥公园内,记忆墙、大事记等景观小品将历史娓娓道来,“公园+文化”让老地标拥有了可再次触摸的温度。

城市更新,要去旧,更要出新。在嘉兴经开区,围绕公园开展的城市更新,还要从功能叠加跃向系统重构,“公园+景区”的新模式正在实践。

如何将32个零散地块巧妙融合,构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公园?在长水街道,双溪公园的设计团队巧妙运用“缝合”理念,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巧妙地构建了跨越四大水系的生态廊道,将“自然探索线”、“文化艺术线”和“运动休闲线”三大主题游线串联起来,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品质、体验性强、智慧化的172公顷双溪湖未来城市景区。 在公园北侧,特别设立了网红运动场,篮球场、轮滑场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选择。中部区域则铺展了宽敞的阳光草坪,成为露营、音乐派对等活动的理想场所。而南侧则精心打造了一片艺术山坡,文化长廊和观景平台点缀在花海之间,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样的设计,使得双溪公园不仅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彭旭春,嘉兴经开区经投集团负责人指出,我们更注重的是实现场景间的和谐共融。他强调,未来的公园将不再仅仅是植树种草的场所,它将全面融入周边的商场、社区和道路,转变为一个集身心放松、社交聚会以及商业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

2025-06-20 12:0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