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香泉羊肉面、鸡笼山辣椒酱、乌江霸王酥……这些结合了地名与农产品的特色美食,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难以割舍的乡愁情怀。

在和县地区,为了促进地名标识品牌的发展,该县尝试创新性地构建了“地名与农产品结合”、“地名与农家乐结合”、“地名与传统技艺结合”等多种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品牌推广与地名元素相结合,致力于培育和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字号”和“土字号”地名公共品牌。

乡村地名作为重要文化资源,如何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呢?网红景区永泉小镇就是“著名”强转化的一个生动事例。铜陵市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深挖文化底蕴,大力开发乡村地名文化产品,做好“地名+产业”融合大文章。如今,义安区钟鸣镇依托废弃矿山“变身”永泉小镇年营收超1.6亿元;西联镇犁桥村围绕“梦里水乡·古韵犁桥”主题定位,谋划“犁桥九态”乡村产品火爆出圈。

黟县开发“跟着地名游古村”研学线路,黄山开展“古村赋名”行动……各地深入挖掘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地名文化转化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地名成为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乡愁的载体。

2023年9月,安徽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通过对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上图、发展信息服务、挖掘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充分发挥地名价值,为乡村振兴赋能。

截至目前,安徽省在乡村地名规范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累计对5300余条乡村地名进行了规范命名或更名,有效提升了乡村地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通过小程序采集,已收集并上图乡村地名和兴趣点10.87万条,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服务。此外,安徽省还设置了近1.87万块乡村地名标志,安装了约11.26万块楼门(户)牌,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地名标识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安徽省开展了1328场次各类宣传活动,直接服务群众超过46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地名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安徽省即将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提升乡村地名信息的采集和上图数据的质量,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乡村地名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典型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重点突破、全面结合、多点并进”的工作模式。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力争到2027年年底,全省90%以上的县市能够达到乡村地名信息基本建设的目标,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