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2025年的戛纳电影节,其整体的高水准不仅体现在电影节的核心环节,更在导演双周、影评人周以及ACID(独立电影制片人协会)这三个并行单元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众多杰出作品在这三个单元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往年往往不太引人注目的ACID单元,今年却意外地成为了焦点,这种现象实属罕见。这些单元不仅丰富了电影节的内容,也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观影选择。

今年,“导演双周”单元吸引了共计20部长片角逐,其中不乏一些作品明显是为了与官方主竞赛单元展开激烈争夺而诞生。例如,那达夫·拉皮德的新作《是的》便位列其中。这部作品无疑是今年不容错过的佳作之一。拉皮德在这部电影中对战争的猛烈抨击令人印象深刻,而他独特的、极具感染力的情绪化场面调度,更是展现了其独树一帜的导演风格,这在当今的电影界或许堪称独步天下,实属罕见。

与这部影片几乎完全相反的是德国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的新作《镜的第三乐章》,这部电影也是导演“元素三部曲”的第三部,影迷本以为它会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现身,没想到却直接空降在了戛纳的平行单元,可见“导演双周”在创作者心中是和柏林主竞赛单元一样级别(甚至还超出一点)的存在。影片以一种非常内敛的、细腻的、情节剧化的,同时也是非常视觉化的方式处理了一个家庭的问题和创伤,事实上这样的题材很容易拍得让人难以信服,但佩措尔德在生活化和戏剧性的张力之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导演双周”单元第三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是该单元的开幕片《恩佐》,影片本来是由金棕榈导演劳伦·冈泰创作,但由于冈泰在去年去世,所以他的搭档罗宾·坎皮略(同样获得过戛纳评委会大奖)接手,并完成了这个项目。影片非常好地展现了两位创作者共同的特点:细腻、生动。除此以外,包括该单元的闭幕片《对不起,宝贝》在内的多部影片也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准,使得整个单元在今年成为官方主竞赛单元极其有力的竞争对手。

同样,“影评人周”单元今年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比如展映了邹时擎的长片首作《左撇子女孩》。邹时擎是肖恩·贝克常年合作的制片人,而这部电影由肖恩·贝克和邹时擎一起编剧。影片讲述了一家三代女性的故事,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也能看出邹时擎和肖恩·贝克在过往的创作里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影评人周”的纪录片《近乡记》也是今年非常出众的一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在格鲁吉亚生活的车臣族人的故事,影片从他个人的问题一点点渗透到家庭,最终渗透到整个民族的战争悲剧。

在往年常被视为“边缘”的“ACID”单元,今年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开幕影片《奇遇》更是堪称“神作”: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地讲述了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前往意大利旅游的故事,实则是一部在观念和拍摄手法上都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通过这些单元,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或许,只有在这种格局下,电影节才能真正展现出其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

每届戛纳电影节伴随着新电影的上映和新一届评审团队的亮相,都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同时,戛纳凭借其在国际电影界的显赫地位,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目光。戛纳,这个地方总在悄然变迁,却又保持着永恒的魅力。

2025-06-23 11:1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