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去年的年产量和销量均首次超过了1000万辆大关。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汽车制造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高级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同时,智能驾驶领域的宣传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

据悉,驾驶自动化技术目前被划分为六个不同等级。在2021年8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标准中,对这六个等级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0至2级属于辅助驾驶阶段,在这一阶段,驾驶的主要责任依然由人类承担;而3至5级则属于自动驾驶范畴,系统在特定的设计运行条件下能够替代人类完成动态驾驶任务。当自动驾驶功能被激活时,驾驶的主体角色则由人类转变为自动驾驶系统。

虽然智驾等级已被明确划分,但近年来车企频繁提及“智驾”“高阶智驾”“L3级智驾能力”等关键词。营销宣传上的模糊地带也让消费者产生认知误区,驾驶中“脱手脱眼”的违规行为频繁出现。

在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看来,现在的智能驾驶技术基本在L2等级,企业在宣传和销售过程中,应该提示消费者车辆仅能实现智能辅助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级别,系统并不能替代成熟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操控。

监管趋严下,车企对智驾宣传也愈发谨慎。在2025上海车展,此前被车企频繁使用的“高阶智驾”被隐去,无论战略、新车发布时的PPT,还是展台的宣传资料,提智驾必有“辅助”。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颜景辉指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之前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只有以事实为基础,如实宣传和介绍产品,避免误导消费者,汽车行业才能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