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清晨六点的广东省某个宁静村庄,天色刚刚露出鱼肚白,薄雾缭绕,还未完全消散。在这蒙蒙亮色中,一辆蓝白相间的无人物流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小路缓缓驶来。当它拐进村口的那一刻,车身灵活地完成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转弯,紧接着精准地停靠在村民老林的家门口。这并非是一场科幻电影中的“黑科技秀”,而是物流行业正在我国大地上悄然上演的一场真实而深刻的变革。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物流行业的深度融合,无人物流车正逐渐成为重塑快递配送行业的关键力量。从末端补货、园区中转,到平台生态协同、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应用正逐步从试验田走向规模化落地的主航道。近期,《证券日报》记者深入产业一线,实地探访并试图描绘出这场以“降本、提效、增值”为核心命题的产业重构的生动图谱。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快递物流无人车规模化应用已累计超过6000台,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了上亿件订单。

无人物流车规模化应用的扩容,离不开政策“组合拳”同步发力。2024年11月份,国家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广无人车技术;今年5月份,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推广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导引车、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实现人、车、货智能调度”。

其中,快递末端配送成为无人物流车最具规模化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在门店补货、生鲜零售、药品配送等细分领域,涌现出一批成熟落地案例。

例如在深圳,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同城”)联合肯德基,推出“骑手+无人车”混合配送模式。午高峰期间,一辆无人物流车从门店出发,穿越既定道路,驶往企业园区骑手交接点。骑手只经过短程便将餐食送至顾客手中,无人物流车承担了中段“奔波”。

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无人车+骑手’的协同模式,在降低成本、释放人效、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可实现更多创新性任务处理,如承接长距离、大重量、异形件等高价值非标配送需求。”

在物流降本之路上,干线运输环节的自动化正在提速。7月份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自研无人轻卡“京东物流VAN”,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可替代传统4.2米货车,用于物流摆渡及传站运输等,运营成本有望节省约60%。

“在港口、矿区、园区干线、机场内场、环卫作业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无人物流车已实现技术闭环,并具备跨园区迁移能力。这类场景有三个典型特征:任务固定、交互简单、里程密度高。这意味着单车有效小时及车队利用率更易提升,单位里程成本也将随规模扩张而持续下行。”沙利文大中华区咨询总监杨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然而,无人物流车的价值远不止于降低成本。在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看来,这一技术革新对于快递行业的影响深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洪勇指出:“随着无人物流车的投入使用,快递员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点与驿站之间往返,从而释放出宝贵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被用来加强上门揽收服务、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以及拓展增值服务,从而打造出独特的服务体验。这样的转变将推动快递员从单纯的‘配送’角色向‘客户运营’角色转变,有望为企业开辟服务能力溢价的新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