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高考这场紧张而重要的角逐已经落下帷幕,许多考生本以为可以彻底卸下肩上的重担,尽情享受放松的时光。然而,他们未曾料到,自己却陷入了新的心理困境,身体也开始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健康科普库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袁勇贵教授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应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高考这一重要事件,并积极以平常心调整考后的生活与心理状态,确保身心健康。

袁勇贵教授指出,高考结束后,考生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状态。一方面,部分考生在经历了多年的高考压力后,瞬间释放,开始无节制地放纵自己:通宵达旦地玩游戏、观看电视剧,导致作息时间混乱,日夜颠倒;暴饮暴食、频繁参加聚会,使得生物钟严重失调,身心疲惫不堪。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对考试成绩的担忧,陷入情绪的低谷。他们不愿意与人交流,整日焦虑不安,脑海中充斥着强迫思维,夜晚更是失眠多梦。更有甚者,部分考生甚至出现了心慌、胸闷、腹痛腹泻等躯体症状,这些都是心理压力在身体上的直接反映。特别是那些在考场上发挥不佳的考生,更容易陷入抑郁和自责的情绪漩涡中,他们不断反思考试中的失误,自我认同感急剧下降,这种心理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成绩公布前的这段“等待期”,不确定性让许多考生陷入持续性焦虑。他们反复回想考试细节,坐立不安,变得敏感易怒。部分家长因为孩子成绩未达预期,产生自责、愧疚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家庭氛围,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考生该如何有效调节高考后的心理状态呢?首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焦虑、失落还是兴奋,这些都是面对重大事件后的正常反应,不必压抑或逃避。可以尝试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将内心的想法和情绪一一记录下来,在书写过程中梳理思绪、排解压力。其次,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也十分有效。当焦虑感袭来时,不妨静下心来,慢慢地吸气,感受空气充满胸腔,再缓缓呼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让身心逐渐放松。

袁勇贵教授分享了三句缓解压力的“心理处方”:第一句 “算了”,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坦然接受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句 “不要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告诉自己,一切都能解决;第三句 “会过去的”,就像阴雨过后必有天晴,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要相信未来充满希望。

生活习惯的调整在高考结束后依然至关重要。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作息规律的终止,我们应当继续保持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恢复。在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多摄取奶类、蛋类、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百合莲子汤、绿豆汤等具有清热镇静功效的食品,不仅能帮助稳定情绪,还能为我们的身心带来舒适感。此外,适度的运动是调节心情的“良方”,如跑步、打球、游泳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还能促使大脑分泌内啡肽,带来愉悦的心情,从而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