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影活动在历史悠久的胜利电影院隆重举行。活动地点恰巧是某部电影的拍摄地,现场,参与该电影表演的特邀演员们身着精致的复古服饰,与上海的影评人、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广大电影爱好者们共同沉浸在电影的世界中。值得一提的是,35年前曾采访过著名电影人詹周氏的资深记者、上海媒体人徐平也亲临现场,他不仅与观众们分享了关于“酱园弄”的幕后故事,更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酱园弄”真相。

10年前,一位编剧对我进行了采访,当时我并未被告知将要被改编成电影,编剧只是出于对故事背景的探究,希望了解其来龙去脉。徐平先生在电影片尾字幕中以顾问的身份留下了他的名字。他曾在著名的《上海滩》杂志担任编辑,1990年,他有机会前往大丰农场采访了传奇人物詹周氏,成为少数亲眼见过她的人之一。昨日,他在胜利电影院首次观看了这部由他故事改编的电影。“电影的完成度非常高。”徐平先生直言不讳地评价道,他认为影片中的故事与真实案件真相的相似度大约在60%左右。他进一步解释说,文艺作品在呈现现实时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和艺术化处理,虚构元素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拍摄《酱园弄》,导演陈可辛在看到剧本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脸是章子怡。不过,徐平表示,“我看到的詹周氏,不是章子怡的样子。”他说,章子怡的表演和所塑造的角色大都是有侵略性的,在《酱园弄·悬案》中,她已经收敛了许多,符合电影里的角色塑造。“生活中的詹周氏是一个弱到尘埃里的人,她是一个防御型、讨好型人格,这是她从小父母双亡、去大户人家做丫鬟的成长经历中养成的。正因此,突然出现的‘杀夫案’成为爆点。”

“关于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一个人杀的还是两个人杀的,她很明确地说,是一个人。而且,詹周氏身高1.5米,体重80多斤,她的丈夫是大块头,有200多斤,两个人对比悬殊,电影里的王传君显然块头还不够大。”徐平回忆,“其实不是住在詹周氏楼下的瞎子首先发现的现场,我回访时见到了当年的第一个目击者,是住在三楼的张老太,是她摸到楼梯上的血,告诉住在客堂间的瞎子,两个人去开门,就案发了。第一次审案的现场也不是在警察局,而是在詹周氏家的客堂间里。”就在徐平去回访的前一年,瞎子和邻居锁匠都去世了,两人还对调了房屋。

《酱园弄·悬案》豆瓣开分5.9.但刘海波、汤惟杰等影评人都给出8分。“这部戏立得住,没有任何一场戏、一个演员是拉垮的。”刘海波说,尽管不少人觉得应该叫“奇案”而非悬案,但在这部戏里,关于“为何詹周氏不承认另一把刀”“是不是有人协助”等都有隐情,从结尾彩蛋里能看出,下部会更精彩。

编剧张琪也认为,下部和上部的连接、互文将是一大看点。“不愧是陈可辛的大作品,光影、音乐、演员表演都没话说。”演员徐玉兰认为,影片可以打出9分。演员管轩观影后,对下部充满期待,“易烊千玺的表演非常好,也让我思考,演员要把自己的个性跳出来。”

汤惟杰已是第三遍观影,在前一晚观影活动中,陈可辛也来到现场交流。“他也被豆瓣一些评论影响,但是他在现场跟大家说的不是场面话,而是认真讲解作品背后的考量,以及剪辑上下集的用心。”汤惟杰说。他认为,电影在还原年代时空质感上非常下功夫,在近年来的历史题材作品中罕见。“大家以往看到的电影中的上海,90%是在车墩拍出来的,能够用原汁原味的街区和历史保护建筑,实景呈现80年前上海的作品非常少。”他认为,评论平台上有不同观点很正常,但这样以严肃创作态度完成的作品,值得影迷认真对待。

《酱园弄》一剧约六成镜头于胜利电影院周边的乍浦路风情影视街区完成拍摄,该地区所承载的文化遗产至今仍在为这一区域注入活力。

凭《酱园弄·悬案》的电影票,观众不仅能够免费体验乘坐黄包车拍照的乐趣,自6月14日影片首映以来,每天都有至少几十位影迷慕名而来,纷纷前来打卡留念。在乍浦路风貌影视街的路口,一位身着传统长衫的“奉帮”裁缝吕方先生一直忙碌着,他不仅帮助游客们拍照留念,还细心地为游客挑选合适的服装。这些采用非遗技艺精心制作的服装租赁费用为每小时100元,游客们可以穿上这些服饰,在街区中尽情体验复古风情,并留下美好的照片记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