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常规道路上,驾驶汽车完成40公里的行程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然而,随着飞行汽车的逐步发展,这一时间有望缩短至20分钟——飞行汽车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根据中国民航局的预测,到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5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万亿级市场,我国众多汽车制造商纷纷心动,纷纷投入到这一新兴赛道的转型和竞争中。

鉴于产业链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以及部分核心技术的通用性,汽车制造商在布局飞行汽车领域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目前,众多汽车制造商已经完成了产品研发,并进入了试飞阶段。

6月12日,广汽集团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高域AirCab全球首发并正式开启预订,官方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

这辆飞行汽车长啥样?据悉,AirCab是多旋翼飞行汽车,采用上下分离式陆空构型,上半部分是飞行器,下半部分是汽车,能在地上跑也能在天上飞。平时可以像普通汽车一样智能驾驶,需要时一键切换飞行模式,适合短途通勤或空中观光。

除了上下分离式,还有两分体构型。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分为陆行体与飞行体两个部分。其中,陆行体为4—5人座舱,搭载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可为飞行体进行补能;飞行体部分则为纯电动有人驾驶飞行器,可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飞行。可以说这既是一辆后备舱能装下“飞机”的汽车,也是一架能塞进汽车后备舱的“飞机”。

这些飞行汽车都属于eVTOL,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是目前国内外各大车企研制飞行汽车的主流产品方向。

车企为啥选择这一产品形态?eVTOL在城市空中出行方面潜力较大。专家分析,一方面,这类产品不需要超长的机场跑道,使用垂直起降场即可起飞;相较于城市地面交通出行时间更短,通勤效率更高。另一方面,eVTOL用电池、电机、旋翼取代燃油箱、发动机、螺旋桨,同时采用具备了安全冗余的分布式动力系统、自动避障、自主驾驶、应急恢复等技术,因而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这类产品的整体成本相对更低,不仅能够适用于旅游观光、物流配送,也可用于应急救援等场景。

目前,众多汽车制造商的飞行汽车项目已步入试飞阶段。近期,被誉为“陆地航母”的飞行体生产许可证申请已顺利获得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的正式受理,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取得型号合格证。小鹏汇天公司旗下的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按计划推进,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竣工,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和交付。吉利汽车旗下的沃飞长空项目也即将进入载人飞行试验阶段,并有望在2026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奇瑞汽车推出的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已经成功完成试飞。长安汽车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发展策略是与科技公司进行跨界合作。去年底,长安汽车宣布与亿航智能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飞行汽车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众多汽车企业正积极进军低空飞行领域,这一举措源于其对市场前景的广阔预期。根据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显示,随着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的商业化进程也将加快,其市场价格也将逐步下降。预计到2030年,我国eVTOL市场的保有量将有望突破10万架,这一增长趋势令人瞩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