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2025年京津冀古建音乐季在通州区的燃灯塔及其周边的古建筑群中盛大启幕。开幕之夜,运河船工们那激昂有力的号子声回荡在夜空,琵琶悠扬的弦音时而激昂,时而静谧,仿佛在述说着古老的故事。草原上的马头琴与远道而来的印度塔布拉鼓和谐共鸣,共同奏响了一曲跨越时空的乐章。在这数百年前曾回荡着钟磬之声的大成殿月台上,音乐再次唤醒了这座古建筑的灵魂。随着古建音乐季的持续展开,它将陆续走进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北京大觉寺、白塔寺及周边地区,为观众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

往昔,由张艺谋执导的太庙上演的歌剧《图兰朵》曾引起广泛关注,而今,越来越多的古老建筑正转变为汇聚演艺资源的崭新领域。

演艺新空间与“会馆有戏”品牌持续推进建设,让不少沉寂多时的老会馆再度宾客盈门。在颜料会馆,沉浸式曲艺剧《南城记忆之“老门神”》深挖周边区域留存的老北京风土人情;在正乙祠戏楼,昆曲《游园·惊梦》充分利用这座“古戏楼活化石”的底蕴空间;在湖广会馆,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把此处见证的革命往事与梨园传奇写入剧情,两轮驻演下来,曾经的“京城第一会馆”已经在不少年轻观众中立住了名号。

在古建筑里做演出,“首先要知道文物保护的红线在哪里。”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总制作人李东说。古建筑不同于可以适配各类剧目的传统剧场,若要让这些珍贵的空间得到真正的活化利用,“定制化创作是前提条件。”以《金风玉露》为例,在布设灯光音响时,所有的线缆都依据湖广会馆的场地条件进行了特殊的技术保护,隔绝对文物本体的损伤。

古建音乐季的主理人姚瑛,她深谙“定制化”的精髓,致力于在每一场演出的内容与空间之间,寻求一种“强关联”的和谐平衡。以今年音乐季的开幕演出为例,她独具匠心地将地点选在了融合多元文化、生机勃勃的“三庙一塔”。在这里,来自四面八方的乐器和音乐形式得以相聚,相互交融,共同奏响了一场文化盛宴。

自2021年正式启幕以来,古建音乐季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在五塔寺,乾隆皇帝对母亲的深厚孝心与美好祝福被铭刻在岁月的长河之中,而当享有盛誉的钢琴家鲍蕙荞,在树荫与石刻的环绕下,轻抚琴键,悠扬的琴音仿佛穿越时空,让在场的两位慈祥的女性,在那一刻,仿佛完成了对过往的深情回望。国子监,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地,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与梦想,而“琥珀四重奏”乐队选择在此地演奏,其作品在西洋弓弦间回荡,留下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美好印记,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无问东西的和谐共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