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在王元兴社区食堂,每日上演着温馨的一幕:年迈的长者手握餐盘,神态自若地挑选着心仪的菜肴;三代同堂的家庭围坐一桌,享受着和谐愉快的用餐时光。这些平凡而温馨的画面,成为了杭州探索“银发经济”新模式的一个缩影,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银发经济充满温情与生机。这一切的背后,源于杭州这座城市面对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挑战,通过政策创新和服务升级,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转型的深度实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服务在民生保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要窗口”。为了应对这一挑战,2025年7月,杭州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养老服务与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将杭州建设成为“老有优养”的引领区,旨在通过实施“十大行动”,系统性地推动养老服务网络的迭代升级和银发经济的赋能发展,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政策红利清晰体现在多元化的养老场景中——从龙腾社区食堂的政企“共建合伙人”模式,到西湖区银发西溪Mall综合体,再到上城区“银发时尚金街”,杭州正全面推动养老服务从“政府托底”向“多元赋能”跃升。

政府出硬件、企业做运营、老字号进社区……这些创新实践正是杭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场景融合的直接成果。当“餐食”成为载体,“服务”与“情感”成为内核,便能精准触达老年人“安心养老”“社会参与”的深层需求,释放银发经济的巨大潜力。

这种从“基础保障”到“品质生活”的转变,是杭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策略,也是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基层实践。“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多项政策也持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

银发经济的持续繁荣需政策、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杭州,通过民政部门、街道机构及企业等各界的紧密合作,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秩序的稳定。这一系列举措协同作用,为老年人构建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让他们能够在社区中愉快地享受生活。

这场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优养”的变革,不仅让杭州的银发经济超越了民生保障的“安全网”这一基本层面,更成为了提升城市温度、促进代际和谐的关键平台。杭州正通过持续创新养老模式、拓展服务场景、优化服务质量,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发展韧性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一举措旨在真正实现“让夕阳红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2025-09-02 09:17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