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漫步于上世纪60年代风貌的居民楼群中,一抹耀眼的色彩突然跃入眼帘——那是吴泾第二幼儿园的彩虹招牌,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吴泾二幼于上世纪90年代落成之前,居住在这片区域的孩子们大多需要穿越繁忙的马路,前往对面的小学托幼部就读。而随着吴泾二幼的建成,龙吴路以东的居民区孩子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崭新幼儿园,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色彩。

经过三十余载,伴随着人口构成的变化,学前教育行业首当其冲,幼儿园正遭遇着新的考验。许多步入成熟期的幼儿园,诸如吴泾二幼,也在不断进行翻新与改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所条件有限、设施陈旧的学校,该如何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家长更多信心?”园长何金奎在巡视校园时无数次叩问内心。

踏入吴泾第二幼儿园,尽管外墙色彩依旧,却难掩岁月的痕迹,橡胶操场的颜色因为磨损变得暗淡,一些地方甚至露出了水泥底面——30多年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往昔,校园操场的角落里回响着孩子们纯真的欢声笑语,而站在那里的何金奎却显得颇为忧虑,“在这1237.15平方米的区域内,如何才能让238名孩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拥有更广阔的成长天地呢?”

为了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幼儿园可谓是巧夺天工,将每一寸角落都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将原本的草地绿化区域巧妙地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户外运动场地,同时,充分利用边角空间,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玩沙玩水区。此外,楼梯间也经过了精心改造,变成了孩子们可以尽情阅读的温馨角落。甚至,幼儿园还将原本的教师办公室让渡出来,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尽管如此,在各种环境限制的制约下,各类教学项目和课程似乎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以充分施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