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桐城市六尺巷景区内,秋白堂剧场传来一声悠扬船笛,沉浸式党课《船歌》正式开演。这部由安徽文都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桐城市黄梅戏剧团演绎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在红色故事中融入黄梅戏特色,以“船”为叙事主线,通过“启航之船”“夜行之船”“胜利之船”三个篇章,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

“自开演以来,剧场场场爆满,这次跨界尝试不仅提升了剧团收入,更为黄梅戏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桐城市黄梅戏剧团团长高胜涛感慨道。

在新时代语境下,戏曲艺术所承载的不仅是文化属性,更蕴含着协同发展的市场化元素。地方戏曲要实现有效传承,还应处理好和文旅业的融合。

《条例》明确指出,鼓励形成以黄梅戏为主的产业链,实现黄梅戏市场化、多元化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安庆各大院团纷纷拥抱文旅新业态,将黄梅戏元素巧妙融入城市发展肌理。

走进位于安庆菱湖公园南门的再芬黄梅·小辞店文化艺术体验馆,东方美学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既是飘香的咖啡馆,更是黄梅戏文化的展示空间。“小辞店”得名于经典黄梅戏剧目,店内剧照、文创、戏曲行头的陈设,尽显黄梅戏独特魅力。

“用年轻人喜爱的咖啡文化为切入点,就是想让更多人走进黄梅戏。”小辞店主理人金珉介绍,自2024年开业以来,体验馆通过文创产品、文化妆造等新颖形式,成功吸引大批年轻顾客。

如今,“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正成为安庆旅游的全新打开方式。当地正全力推进“两黄融合”,推动黄梅戏演出覆盖3A以上景区,并加快建设省级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全域戏曲文化体验场景。

从景区里的沉浸式演出,到咖啡馆里的文化雅集,黄梅戏正以多元姿态融入文旅产业。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为古老戏曲注入时代基因,更以艺术赋能城市发展,让“有戏安庆”的文化IP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焕发夺目光彩,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闪亮标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