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短视频、直播等重构文化传播生态的数字时代,传统戏曲如何破茧重生、焕发新机?

《条例》指出,鼓励通过新媒体开设、制作栏目节目,宣传推广黄梅戏作品、传播普及黄梅戏知识。

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以创新实践给出响亮答案,让黄梅戏的婉转唱腔在云端绽放新韵,飞入千家万户。

有着70多年历史的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在2022年大胆尝试将戏台搬进抖音直播间。“云端不是替代舞台的选择,而是拓展艺术生命力的新阵地。”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刘丽华说。

首秀当晚,办公室内,青年演员身着精致戏服,架起一部手机,开启这场特殊的艺术之旅。“本以为能有百人观看已是惊喜,没想到最高峰时七八百人涌入直播间。”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丽华仍难掩激动。

初战告捷后,剧团总结出“四步走”线上传播策略:精选经典折子戏、名段及基本功展示,凸显艺术魅力;演员化身“戏曲主播”,以通俗语言拉近距离;配备专业设备打造优质直播间,还原戏曲韵味;通过预告引流、话题互动,将直播间营造成戏迷聚集地。

“想听《夫妻观灯》的朋友扣1!”“这段水袖动作有讲究,我给大家分解演示”……如今,每晚七点半,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的抖音直播间准时亮起灯光,青年演员们扮上精致戏妆,在镜头前婉转吟唱、翩然起舞。评论区里,“原来黄梅戏这么有意思”“被圈粉了”的留言不断刷屏。

“让我欣喜的是,黄梅戏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许多年轻人走进剧场看戏。我们也收到许多外地演出邀约。”刘丽华说。

截至目前,怀宁县黄梅戏剧团抖音号粉丝已突破136万,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1亿人次。

如今,安庆的黄梅戏剧团积极投身数字浪潮,在抖音等平台开设官方直播账号,众多黄梅戏演员化身“云端主播”,以戏服为霓裳、以直播间为戏台,共同构建起庞大的线上黄梅戏传播矩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