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自4月9日创下696.24点的低点,至6月底攀升至1039.9点,财联社固态电池板块指数在短短两个多月内实现了约50%的涨幅,这一增长轨迹完美地映射出了今年上半年固态电池市场的强劲表现。

截至7月3日股市收盘,固态电池行业再次引领市场上涨,整体涨幅达到了1.89%。在此期间,中一科技股价实现20%的涨停,洪田股份和大东南也均实现了涨停。

二级市场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反映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稳步推进。随着各大车企明确规划了2026至2027年的装车时间表,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已迈入关键阶段。近期,宝马集团宣布了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已将美国固态电池制造商Solid Power提供的大尺寸、纯全固态电池电芯(ASSB)首次应用于纯电动宝马i7测试车型,并在德国慕尼黑地区展开了实地路测。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宝马集团对固态电池技术的坚定信心,也预示着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即将成为现实。

尽管宝马与Solid Power方面均为披露此次上路测试的全固态电池的具体参数,但Solid Power官网显示,其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能量密度390Wh/kg(930Wh/L),循环次数大于1000次。“我们预计到2028年,电解质产量将达到每年80万辆使用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所需的水平。”Solid Power称,公司开发的电池制造工艺已在全球范围内用于大批量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预计这将使全固态电池制造商能够满足OEM的产量和成本要求。

在国内,更多车企相继宣布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5月31日,广汽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固态电池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在此之前,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谈及固态电池发展时表示,固态电池大批量装车将在2028年。长安汽车也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

不仅是广汽、长安,包括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均已宣布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其中,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均计划于2027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曾透露,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

除了传统的主机厂商之外,小米、华为等跨行业的企业也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布局。在2025年6月13日,小米汽车对外公布了其一项名为“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的专利,该专利的申请公布号为CN120149317A,申请公布日期定于2025年6月13日,而其申请日期则追溯至2023年12月12日。在小米之前,华为也早已在固态电池技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其公开的名为“固态电解质、其制备方法及固态电池”的专利显示,该固态电解质有望显著提高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为电池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汽车企业加速在市场中的布局,电池行业也在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量产步伐。7月2日,赣锋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半固态电池已成功应用于东风E70车型进行试装,并在赛力斯SF5车型上实现了量产。同时,公司正持续拓展高比能固态电池的应用领域。此外,赣锋锂业还与多家知名无人机和eVTOL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研发的高安全、耐低温固态锂电池已向国际知名手机企业批量送样进行验证。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市场拓展的决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