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银发经济这一庞大市场,社区成为了不容忽视的流量入口。满足居家老人的多样化需求,是银发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一块难以攻克的硬骨头。在这方面,上海正在尝试的“物业+养老”模式,本质上是对破解居家养老难题的一次社会探索。这一模式不仅旨在激活银发经济在社区层面的潜力,更是对如何让银发经济社区入口焕发生机的有益尝试。

复旦大学近期的研究揭示了居家养老服务所面临的三大难题:其一是需求的碎片化特征,二是消费者在养老服务上的克制性消费心理,三是服务场景的特殊性。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不可能三角”,成为制约市场化服务大规模推广的瓶颈。在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政策性服务与商业性服务之间存在明显的断裂,而物业企业的跨界探索,正是在努力搭建连接这两端之间的桥梁。这一尝试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对一些物业企业来说,跨界做养老,吃力且不讨好,这意味着要投入大量免费公益服务,还暗藏风险。不止一家物业告诉记者,在老人提出的诸多需求中,频次最高的不是代扔垃圾、配药,而是陪聊,物业管家在“陪老人唠嗑”这项上花时间最多,这部分投入也最难计算。

而从长远来看,当在商业逻辑与人文关怀找到恰当的平衡点,物业跨界养老,不仅能增强与居民的黏性,拓展增值服务,更为物业的未来发展赋能。也正是看到了长期价值,越来越多的物业愿意尝试、躬身入局。

在银发浪潮的席卷之下,社区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最后一公里”入口地位愈发显著,而物业作为推动这一入口活力的关键角色,其重要性日益增强。展望未来,随着试点项目的不断深化,我们期待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物业+养老”这一创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实践,有望为上海应对老龄化挑战提供坚实的支撑,让越来越多的居家老人能够享受到专业、贴心的养老服务,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