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得益于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众多国内零部件企业在2024年度的汽车业务收入普遍实现了逆势增长。

在2025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Top 100榜单里,我国共有15家企业入选。其中,10家的排名相较于上一年有所提升,另外还有2家新晋企业首次跻身这一百强的行列。

宁德时代凭借352.4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荣登榜单第五位,成为唯一跻身榜单TOP5的中国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的主营业务专注于动力电池产品,这在非传统Tier 1企业中独树一帜,使其成为TOP5的唯一代表。此外,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均胜电子(股票代码:600699.SH)以及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知名企业也成功跻身榜单前50名。

在这4家企业之外,登上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的还有德赛西威(002920.SZ)、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蜂巢科技集团、国轩高科(002074.SZ)、敏实集团(0425.HK)、德昌电机(0179.HK)、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万丰奥威,2024年度营收分别为38.81亿美元、37亿美元、37亿美元、36.27亿美元、35.73亿美元、32.53亿美元、31.42亿美元、30.69亿美元、30.51亿美元、25.27亿美元和22.87亿美元。

在上榜的中国企业中,德赛西威与宁波拓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营收增幅最为显著,涨幅分别达到25%和33%;与此同时,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轩高科、敏实集团、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的涨幅也超过了10%。

蜂巢科技集团与万丰奥威是两家新上榜的中国企业。蜂巢科技集团是长城汽车(601633.SH)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业务涵盖动力系统、新能源传动系统、汽车智能化集成系统,位列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第64位。

今年4月,蜂巢科技集团总裁陈晓亮在2025年合作伙伴峰会上告诉记者,公司当下的策略是聚焦“国际化发展战略”。2024年,公司根据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业务重组,现已形成动力BU、传动BU、电子BU三大支柱业务体系。从机电一体化出发,公司聚焦“多能源动力、智舱、智驱、智驾”的核心业务定位,加快由传统制造业向科技型公司转型的步伐。与此同时,公司构建了“一个蜂巢”的集团化治理体系,通过统一思想、方法与标准,支撑公司走向“国际化”。2025年,蜂巢科技集团将通过动力总成与智能电子的协同创新,实现技术价值向用户价值的转化。

新冲上榜单的万丰奥威是国内汽车铝合金车轮及零部件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和服务商,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其产品销往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宝马、奔驰、大众等体系的配套商,当前公司正在加大亚太市场开拓力度,致力于提升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上述零部件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现阶段是一个机会窗口期。他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成为共建全球汽车产业生态的重要力量。

罗兰贝格则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分析称,尽管过去几年中国市场激烈的本地车企竞争和价格战传导让零部件企业持续承压,盈利性相对2023年也出现下滑。但相对于其他区域,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所处的环境仍相对较好,主要原因是国内的整车产量仍保持稳健增长,这背后是来自政策的刺激鼓励,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和出口需求,以及生产布局上的优化。

然而,罗兰贝格亦指出,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组织效率及工作机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一些企业甚至遭遇体制机制与降本增效措施不相匹配的困境。为此,企业亟需在战略布局、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与调整。这样的改革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信心,还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破内卷化的恶性循环。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壁垒正逐渐从整车制造领域扩展至整个供应链体系。在汽车产业面临深刻变革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连接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要求我们推动国内汽车配件产业和服务体系与全球市场实现深度对接,更需积极促进海外零部件企业与中国产业链的紧密合作,实现近距离、高效率的对接与互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