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共有15个亲子团队齐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交界地带,共同参与了江南行纪系列活动的首场——“生态观察员”体验。

这一举措正式拉开了示范区水乡客厅“诗画江南,梦里水乡”主题江南行纪系列活动的序幕。未来,该行纪活动还将陆续推出生态小画家创作、郊野规划小师培训、水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以及水乡观鸟竞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本次活动中,参与者无需承担任何费用,而且晚餐将由主办方免费提供。此次活动由著名生态博主王屹以及四叶草堂的联合创始人魏闽共同发起,二人在自然科普领域均享有盛誉。许多人不禁惊叹,竟然有这样的美事!

前几天,活动通知发布后,不到20分钟,原本计划的10个名额被一抢而空。报名热情实在高涨,数量限制又放宽了一些。

活动当天,参与者们来到沪苏浙交界处,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展示馆,直观感受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与生态保护成效。在青林拾光、退水归耕、八棵树稻田、烟波市肆等观察点位,孩子们开启一场2公里的自然观察大冒险,现场学习动植物特征、习性、故事。沿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互动小游戏,小朋友们动手体验净水小实验,亲手制作植物标本,并在生态观察员工作坊中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入夜后,在生态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走进萤火虫森林,观察并记录萤火虫及其生存环境,同时观察其他暗夜精灵。作为夏日雨季才会大量出没的小小精灵,萤火虫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物种。

魏闽告诉记者,小朋友们的反响特别热烈,尤其在看到萤火虫的时候,“哇”声此起彼伏,“有一个年纪小的参与者搞丢了自己的生态记录手册,哭得特别伤心,都是一笔一画认真写的”。

“诗画江南 梦里水乡”江南行纪系列活动通过具象化、体验化来展现示范区良好的生态绿色基底和跨域一体的江南意境,后续也将围绕这一独特IP,做好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文章。

这场亲子科普活动免费的秘密,藏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制度创新中。

为加快水乡客厅建设和功能塑造,今年初,示范区借鉴上海市“沪派江南”营建等新理念、新机制,启动了“诗画江南 梦里水乡”江南行纪系列活动,作为“三园”功能提升和后续运营的支撑,同时为跨省域规划实施机制创新提供新场景。

此次活动并非单向的科普教育那样简单,参与者的反馈会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建议被收集起来,作为后续工作的参考。

这也成为示范区坚持多元参与社会共创的典型案例。“我们坚持开门做规划,通过组织各类公众活动,宣传规划设计理念,听取各方改进意见,汲取各界创意智慧,为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规建部部长刘伟说。

制度创新的维度是多维且丰富的。魏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规划师,她还担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师团队的重要代表。该示范区在规划实施上采用了创新的“三师联创”机制,这一机制由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师共同组成专业团队,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陪伴式规划服务。他们不仅对规划、设计、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还搭建起政府部门、设计单位、开发主体、技术专家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协商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各方利益得以平衡,从而形成了一系列面向实际落地、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模式在推动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我们秉承示范区历经千百年积淀的自然空间改造理念,采纳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这种方案通过实施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环境的措施,旨在优化生态环境,增强生物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多维度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途径,将生态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助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并促进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的持续深入。

截至目前,江南圩田区域依托上海“沪派江南”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成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区域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