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企业展区,横店展台的门口醒目地挂出了一个大大的“竖”字,其旁的宣传视频“拍戏去横店,横竖都能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随着微短剧行业的迅速崛起,横店由“横店”变身为“竖店”,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事实上,不仅横店,上海众多影视摄制基地和片场也在悄悄地进行着变革,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剧组前来上海拍摄短剧。 在这一背景下,短剧从业者纷纷打出了“海外短剧上海造”的口号。他们通过在上海取景拍摄、邀请外籍演员等多种方式,在上海生产出高品质的海外微短剧。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上海影视产业的活力,也预示着中国影视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篇章。
位于嘉定南翔的这片土地上,记者探访了一处专为微短剧取景而设的欧美风格片场。这里车水马龙,几盏熠熠生辉的摄影灯耸立在道路两旁,一个短剧拍摄团队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场景之间。片场大门上“欧美片场”四个大字在霓虹灯的映衬下,散发着一种复古而独特的韵味。片场的总经理杨志东,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杨”,他的微信头像就是片场的名字,而在名字旁边,他大大方方地附上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就在记者采访的那一天,老杨刚刚从东南亚的出差之旅中归来,回到上海不久。作为在上海扎根的老杨,他的雄心壮志是打造出海微短剧,即采用外国剧本、邀请外国演员,并使用外语台词,将这些作品呈现给外国观众。
欧美片场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建筑外观虽然不太起眼,但一走进去,却别有洞天。老杨领着记者,打开片场室内的照明灯,眼前是一个摆着黑白电视机、老式缝纫机的年代场景;继续往前,推开另一扇门,又是一间摆着复古留声机、钢琴,有着壁炉、吊灯和整面书架的“欧美风”房间。
“海外短剧上海造,不是简单的内容输出,而是要把整个产业模式向全球复制。”老杨介绍,从2022年起,团队就开始布局海外短剧市场,也曾在北美参与拍摄微短剧,“在海外拍摄的优点是演员群体比较丰富,缺点是拍摄成本较高”。他把目光聚焦上海,试图以差异化路径撕开海外短剧的新切口。
“双语导演、双语制片在哪里?本子在哪里?后期剪辑在哪里?这些在上海都可以解决。”老杨说,在上海拍海外短剧,除了配备双语的拍摄团队、找到国外景观的取景地,还要找到外国演员,解决他们的工作签证,后期的英语配音也要考虑在内。而这些,他都与团队排摸了一番。
在老杨办公室的一块书写白板上,记者看到他写的“上海方案”。“上海有个最大的好处:有足够多的演员。我们统计过,在上海可以从事短剧工作的外籍演员和模特有300多位。好的场景也特别多,泰晤士小镇、外滩、梧桐区洋房等都能用于拍摄欧式场景。”老杨继续拿配音举例,“上海有良好的网剧、广告业的产业基础,所以有丰富的大小语种的配音工作室。出海短剧拍完后,后期可以进录音棚,找美国的配音演员来配标准的美音。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在上海生产大量的海外短剧。”
无独有偶,“华策长三角海外短剧制作中心”作为上海科技影都重大项目之一,也将聚焦短剧出海展开布局。华策长三角海外短剧制作中心于萌介绍,中心具有内容、技术和场景优势,一部出海短剧从拍摄到后期制作、成品宣发都可以在园区内完成,让客户实现带着剧本来、带着成品走。同时将依托长三角地缘优势,为摄制组提供包括演员、场景、翻译等在内的配套服务,让制作方实现足不出沪拍摄出海短剧。
为短剧拍摄提供一站式服务也是松江区与上影集团共同打造的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的重要内容。由上影制作发起的“AI赋能百部精品短剧计划”已启动签约。上海电影技术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郗岳介绍,上影昊浦智慧产业社区作为创制生态中心的核心载体,二期刚刚建成全国首个百卡规模的影视行业专属算力平台。通过100G的裸光纤,将松江的腾 讯长三角超算中心与基地连通,并在超算中心的机房内上架部署了由上影投资的总计128卡16台服务器。“来这里工作的团队项目组,只需要插一根网线,就能实时接入算力,并充分调用平台上的各类软件模型数字资产。”
园区内首批入驻的优质企业——上海左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便是这一“算力池”的显著受益者。这家以制作《艾米咕噜》、《超迷你战士》等备受瞩目的原创动画系列而闻名的影视公司,如今已将目光投向AI动画短剧的制作。左袋动漫的CEO于新在介绍项目时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开发的短剧项目预计将达到20至30集,从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到最终成片生成,全过程均实现了AI技术的深度应用。得益于昊浦提供的强大算力技术平台,团队得以高效地将文字内容转化为生动画面,原本需要3个月才能完成的故事开发周期,如今只需一个月即可实现。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2024短剧出海全景报告:收入65亿、本土化加速,中国模2025-07-07
- 上海打造“短剧出海”新高地:横店变“竖店”,沪上片2025-07-07
- 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2025-07-07
- 丽水市历史经典产业大师精品展将在丽水市摄影文化中心2025-07-07
- "高原风情·炉霍有约"文旅推广活动在玉环精彩上演2025-07-07
- 山头裘村:破壁融合,老宅新生,探索“未来乡村”共富2025-07-07
- 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嗨游”(Zhejiang Travel)在2025-07-07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 2024短剧出海全景报告:收入65亿、本土化加
- 上海打造“短剧出海”新高地:横店变“竖店
- 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占整体网民
- 丽水市历史经典产业大师精品展将在丽水市摄
- "高原风情·炉霍有约"文旅推广活动在玉环
- 山头裘村:破壁融合,老宅新生,探索“未来
- 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嗨游”(Zhejiang
- 浦东新区支持企业“走出去”工作推进会:打
- 中国电影新趋势:从“导演的世界”到“观众
- 悬疑犯罪电影《恶意》开启预售,全国限时点
-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飘香":全民共享的影视
- 上海电视节40年:从文化窗口到全球视听生态
- 上海电视节以“三十而励”作为新节点上再启
- "苏超文明现象"解码:一场赛事如何折射地
- "苏超现象":一场草根足球赛如何成为全民
- 文旅融合促共富的“桐庐密码”:城乡协调发
- “国防教育进商圈”系列活动在静安大悦城开
- 顺风车体验升级:嘀嗒出行用"路线智能匹配
- 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氧城泸溪“村舟”传
- 2024年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到6250亿美元
- 安徽主宾省亮相2025服贸会:科技赋能服务贸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年启示录:如何让剧院成
- 黄山毛峰与祁门红茶成功入选区域公用品牌名
- 东艺亮出2025/26秋冬演出季排片,48台77场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周年:从文化地标到国际
- 长三角城市选择指南:产业、收入、人才政策
- 长三角高等教育格局: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指
- 黄浦区打造离境退税"超级枢纽":外滩中央
- 从云上草原到大唐贡茶院:看一座城市的"青
- 国内首制16000标准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轮
- 暑期档对决:上海乐高乐园凭什么吸引长三角
- “乐享银龄潮趣黄浦”2025年上海市银发生活
- 破解养老"不可能三角":上海"物业+养老
- 物业跨界养老:上海试点"最后一米"居家照
- 截至今年5月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累计已经突破
- 从半导体到新能源:安徽融资租赁的"产业赋
- 高铁经济双城记:合肥科创遇上福州数字产业
- 启东市首支银发文化志愿队上岗:当"夕阳红
- 15组家庭免费探秘长三角"生态会客厅":萤
- 从空地到乐园:50次施工巡查记录下的口袋公
- 从晚霞到电音:神仙居"云嗨音乐季"如何玩
- 巢湖城北暖心一幕:乌鸫妈妈喂食幼鸟,演绎
- 2025年沪东中华供应商大会在崇明区长兴镇召
- 杨浦区正式启动“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
-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虹桥)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成效分析:销量创新
- 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动态:区域差异与市
- 俄罗斯豪华车市场新格局:中国品牌崛起与消
-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全球竞争力分析:逆势增
- 今年5月份中国汽车的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
-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