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演出标志着上海歌剧领域的拓展,而“拜罗伊特在上海”歌剧项目已连续三年深入融入上海的古典艺术环境,首次达成了与瓦格纳歌剧创作及演出在艺术与技术层面的精确结合。这是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的评论。

作为“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的开篇之作,备受瞩目的重磅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于7月4日至6日在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的联合出品下,迎来其亚洲首演。这部由上海歌剧院精心制作的瓦格纳三幕歌剧,将邀请到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亲自执棒,以及国际顶尖的瓦格纳歌唱家和世界一线交响乐团的多位声部首席,共同在上海大剧院舞台上与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携手演绎这部经典之作。在昨天的见面会上,中外艺术家们齐聚一堂,畅谈了近5个小时关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台前幕后故事。

“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剧计划,标志着全球顶级古典艺术节之一拜罗伊特音乐节正式进入“上海时间”。“这个周末,我们将共同见证期待已久的高光时刻——全球顶尖的拜罗伊特音乐节首次进驻中国,瓦格纳鸿篇巨制《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作为‘拜罗伊特在上海’三年计划的第一部歌剧迎来沪上首演。”见面会上,许忠表示,这不仅是中德文化交流的盛事,更将是让上海成为世界级歌剧新枢纽、迈向亚洲演艺之都的重要里程碑。

见面会星光熠熠,特里斯坦饰演者男高音叶林·凯夫斯、科比·威尔希,伊索尔德饰演者女高音丽丝·林德斯特伦、尼娜·沃伦,布兰甘尼饰演者贝蒂娜·兰奇均来自美国,库文纳尔饰演者男中音凯·斯蒂弗曼来自德国,马克饰演者低男中音埃吉尔斯·西林斯则来自拉脱维亚。他们都是极具国际声誉的瓦格纳歌剧“专业户”,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烂熟于心。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场很长很长的马拉松。”叶林·凯夫斯表示,“‘特里斯坦和弦’的哲学深度更要求演唱者与角色高度共鸣。”丽丝·林德斯特伦对“歌剧马拉松”深有同感,“近5个小时演出,从头到尾,演员的头脑与肢体保持高度紧张,处处是重点,处处需要能量,没有片刻放松。我不再是我,我是伊索尔德。”她赞叹上海团队的国际化协作,“每个人都非常敬业和专业”。

埃吉尔斯·西林斯2023年曾与上海歌剧院合作《罗恩格林》,他没想到这么快开启了又一部瓦格纳巨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更具挑战,但上海歌剧院艺术家们的表现依然出色”。凯·斯蒂弗曼刚到上海,便参加《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排练首日开放活动,“许多年轻观众愿意在演出前就来观摩、学习,中国有这么好的歌剧氛围和市场令人羡慕”。

巴黎管弦乐团大提琴首席埃里克·皮卡、小号首席弗雷德里克·梅拉迪,法国国家管弦乐团英国管首席劳伦特·德克尔,比利时皇家铸币局剧院圆号首席欧兰妮·巴尔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定音鼓首席马蒂亚斯·穆勒等五位特邀国际首席演奏家的加盟,也让此番的乐团阵容同样耀眼。

上海歌剧院男低音余杨、男高音于浩磊与女中音王潇希分别饰演马克、梅洛特与布兰甘尼,最大感受是压力与动力并存,“与国际大师同台演出瓦格纳的高难度作品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是学习他们的演唱技艺,更是学习他们如何通过声音、舞台演绎来表达瓦格纳歌剧中更深层次、哲思性的心理变化与精神内涵。非常感谢剧院邀请我们的老朋友、声乐指导亚历山德罗·阿莫雷蒂为我们在发音、呼吸、乐句处理等方面精雕细琢,让我们与特邀歌唱家们对戏时更有自信。”上歌交响乐团首席张乐、陈阳岳彤经历了最近两天的合乐联排后,更加兴奋,“国际首席们的到来,将激发出上海歌剧院青年演奏家们更佳的状态”。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公认为瓦格纳最难的一部作品,其贯穿全剧的半音化和声对艺术家的音准提出挑战,持续4个多小时的无终旋律更是对指挥、歌唱家及演奏家体力的考验。“如何通过演唱和音乐细腻入微的塑造能力,准确描绘并传递出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其他角色对心理产生变化的催化作用或本能反应,是我们能否在4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抓住观众的关键。”许忠表示,“这需要指挥对作品深入了解和精准掌控,也需要乐团、合唱团与角色们较高的声音可塑性。这是我们一个月来不断打磨的重点,也是现场观众聆听、欣赏这部剧的关注重点。”

上海歌剧院自成立以来,便与诸多国际知名剧院如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德国埃尔福特剧院以及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作了一系列经典歌剧,包括《罗恩格林》、《蝴蝶夫人》、《漂泊的荷兰人》和《微笑王国》等,这些作品的诞生为拜罗伊特音乐节艺术总监卡塔琳娜·瓦格纳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为了进一步推广瓦格纳的音乐理念和歌剧艺术,上海大剧院特此围绕瓦格纳的经典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精心策划了“艺术课堂”特别企划——“申城变奏·瓦格纳的歌剧密语”系列讲座。此外,剧院还开放了彩排、直播活动,以及“瓦格纳歌剧瑜伽”等丰富多样的公众参与环节,让更多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瓦格纳歌剧的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