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炎炎烈日中,宁海县胡陈乡岙里王村的玉米地如同金色海洋般翻滚。7月5日,“夏日玉米大挑战”研学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孩子们头戴草帽,兴高采烈地摘取着饱满的玉米粒,旁边的家长们则笑着记录下这堂别开生面的农耕学习体验。

这片占地40亩的土地,半年前杂草遍布,如今却实现了亩产超过1500公斤、全年平均亩收益突破两万元的惊人成绩,成为胡陈乡推进农文旅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的一个生动实例。

从颗粒无收到创造高产奇迹,这始于一个“荒地唤醒计划”。面对土壤退化、劳动力流失的难题,今年初,岙里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如拥带领村民启动“荒地唤醒计划”。在农技专家驻点指导下,村里对荒地进行土壤改良,并引种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中特娇子”燕窝雪糯玉米。

“过去几年颗粒无收,如今玉米亩产达1500公斤!”王如拥算了一笔账:按市价,每亩玉米收入超7000元;玉米采收后再轮作临安小香薯,亩产值预计1.6万元。全年两季作物加起来,亩均收益超过两万元。40亩土地年产值有望突破8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这颗被誉为“黄金玉米”的瑰宝,已经逐渐成为推动胡陈乡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柱。近期,一支由全国大学生组成的联合毕业设计助农团队,为这颗玉米量身定制了独具创意的文创包装,极大地提升了其品牌附加值。一场名为“夏日玉米大作战”的亲子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热情参与,大家在尽情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也为农产品的直销和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胡陈乡的产业链延伸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乡政府计划开发即食玉米、玉米汁、糕点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这片广袤的玉米田,仿佛隐藏着推动乡村振兴的神秘密码。胡陈乡的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他们正通过整合农业提质、文化增值、旅游增收的链条,唤醒那些沉睡的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一条共同富裕的新路径。目前,胡陈乡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品控标准,并计划通过“认养一亩田”等创新的定制农业模式,让消费者从单纯的“购买农产品”转变为“深度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实现农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