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年来,众多中国汽车企业纷纷进军印尼市场,这一行动的背后,是对印尼市场巨大潜力的看重以及对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机遇的敏锐洞察。印尼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汽车企业的全球生产供应基地,丰田、本田、三菱、铃木等知名日系车企在印尼的燃油车市场占据了高达90%的份额。然而,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加速向电动化方向转型,来自中国和韩国的汽车企业开始对日系车企在印尼的主导地位发起强有力的挑战。这一变化不仅预示着印尼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革,也标志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演变趋势。

总体来看,2024年印尼汽车市场经历了同比13.9%的下滑,市场规模缩减至86.57万辆。然而,在这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的销量却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印尼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印尼电动汽车的销量突破了4.3万辆,同比实现了150%的显著增长。目前,已有大约20个品牌的电动汽车在印尼市场展开竞争,其中不乏中国品牌,如比亚迪、五菱、奇瑞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品牌中,五菱在印尼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其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4万辆。通过这些电动汽车的推广,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对日系车在印尼市场的主导地位发起强有力的挑战。

政策层面,为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加速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印尼政府已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并不断完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以及购买补贴等,以刺激汽车投资和消费。这为中国车企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机遇。

更重要的是,印尼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印尼也希望借助自身资源优势,成为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关键角色。为此,印尼此前发布了镍矿石出口禁令,导致外国车企及材料厂商在该国的投资激增。

以比亚迪为例,其整车工厂建成投产后,将逐步采用本地化供应链,与印尼镍矿企业合作建设电池材料基地,预计2026年实现磷酸铁锂电池本土化生产,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30%。

相较于整车制造企业,电池以及相关材料制造商在印尼的布局显然更为提前且充满积极性。诸如宁德时代、华友钴业、青山控股、洛阳钼业等知名企业均已抢先进入印尼市场。近期,宁德时代在印尼西爪哇省的一座电池合资工厂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其在印尼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据预计,该工厂将于2027年实现投产。在奠基仪式上,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巴利尔·拉哈达利亚表示,该工厂预计将拥有15GWh的总电池产能,这一产能将足以支持25万至30万辆汽车的动力供应需求。这一项目的推进,无疑将为印尼的汽车产业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和材料供应链水平。

近期,我国知名企业格林美携手韩国的ECOPRO等战略合作伙伴,在印尼成功启动了“镍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的全产业链合作项目。该项目首期工程将建设一座年产5万吨的正极材料工厂,并在后续的二期扩建中,产能将提升至10万吨。长远规划来看,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将年产能规模扩大至20万吨。之所以选择在印尼设立项目,正是基于该国丰富的镍矿资源优势,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