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申通地铁集团近日宣布,其搭载先进智能决策“大脑”的数智盾构设备,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季乐路站的接收井内顺利完成了接收工作。这一重大突破在于,升级后的数智盾构首次实现了隧道施工“推-拼-运”(即推进、管片拼装、物料运输)三大核心作业环节的高效、稳定全流程自主运行。这不仅确保了隧道全线的优质质量,更标志着我国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已经迈入以智能决策为核心驱动的数智化新阶段,预示着我国隧道建设迈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新纪元。

该数智盾构,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城建装备依照智能盾构2.0标准精心设计并制造而成。它肩负着13号线西延伸段芳乐路站至季乐路站区间上行线隧道的掘进重任。该盾构成功贯通的466米隧道,不仅标志着智能盾构2.0技术体系在全面自主掘进与拼装能力上的稳定状态,更是该技术体系在工程实践中的首次完整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项目盾构机,具备三大特征。

一是自主驾驶,跨越经验依赖。集成掘进开挖控制、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控制及盾尾油脂控制等多项自主控制能力;

二是自主拼装,实现毫米级精度。管片拼装机系统加载了i—SEE智能模块后升级为拼装机器人,实现自主辨识、抓取、拼装,视觉识别及末端动作控制精度均≤1毫米;

三是物料自运输,保障连续施工。无人驾驶电机车+自动单梁+自动喂片机实现井下物料自运输。

实际应用中,盾构自主施工状态下“推进、拼装、运输”各环节衔接流畅,通过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盾构施工提供更科学、智能、精准的决策支持,降低了传统施工中人为因素波动对质量的影响,从而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中共完成389环/2334块承插式接头管片拼装,实际定位误差≤2毫米,盾构机姿态均控制在±25毫米范围内,成型隧道轴线和椭圆度满足设计要求,全线无渗漏。

智能盾构技术体系1.0/2.0.是在申通地铁集团的引领和规划下,依托上海市国资委企业能级提升计划,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科研项目。这一技术体系自问世以来,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先后迎来了长三角土木学会联盟、上海市建委科技委等多个学术机构的参观与指导,受到了多位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们不仅对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我国2号机已全面启动采用新型普通接头管片的自主施工模式。这一举措有望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并逐步优化技术细节。这不仅为智能盾构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这一创新技术将为未来超大超长隧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