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日,历经90载风雨的德邻公寓已完成保护性修缮并全新启用,现已成为一个融合文化展览、创意办公及高端商业的多元化综合服务平台。

“北外滩建筑设计师会客厅”亦同期揭幕,旨在集结国际设计界的优质资源,构建一个融合历史沉淀与革新动能的文化交流新平台,助力“设计之都”特色在北外滩地区实现深度融合。

德邻公寓,由俄国建筑师拉比诺维奇精心设计,成为北外滩历史风貌保护的关键地标。该建筑坐落于七浦路、崇明路及江西北路的三岔路口。其名称“德邻”源自《论语·里仁》中的“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

德邻公寓与邻近的新亚大酒店、大桥大楼,都是1935年左右建造完成的折衷主义建筑代表。当时,德邻公寓是上海最早配备电梯的公寓之一。作为老上海极负盛名的国际公寓,德邻公寓曾汇聚众多文人墨客,成为上海的“文人客厅”,张恨水、张友鸾、陈占元、刘白羽、姜亮夫等文人学者曾在此居住;巴金、郁达夫、叶圣陶、萧乾、章靳以等人也慕名而来。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历史上,德邻公寓历经数度产权变更与修缮,承载了诸多城市记忆。三年前,尤安设计竞标获得产权,开启了德邻公寓的又一次新生。作为《创新引领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标杆项目,德邻公寓修缮工程秉持“修旧如旧、注入新魂”理念,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还原了装饰艺术建筑风格的历史风貌。

德邻公寓项目总负责人余志峰介绍,建筑原设计为五层,平面布局呈不规则“日”字形。此次德邻公寓更新项目坚持原汁原味、修旧如旧,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原有的磨砂墙面、地砖和扶手都保留下来,还在建筑的中央位置打开了一条连接北侧社区和南侧公园的公共廊道,并将其打造成为一条历史建筑中的艺术展廊。

在修缮的过程中,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指着德邻公寓主门厅一片深米色水磨石地坪,余志峰告诉记者:“它曾经被之前的使用者覆盖了。我们改造时发现,原来地坪下面还保留了很漂亮的一段水磨石地坪!这是设计之初没有想到的,就根据新发掘出来的这些漂亮的地坪,又重新设计了整个水磨石地坪的方案,做到新旧统一。”

项目主创设计师王力洋在介绍修复工程时表示:“在此次修复过程中,我们对德邻公寓的外墙斩假石、泰山面砖、拉毛墙面、花饰以及窗框等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据悉,德邻公寓在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的聚会之所,其中一些转角处还曾设有西式餐厅。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其历史风貌,我们特意前往档案馆查阅了最原始的设计图纸,并搜集了相关的新闻报道资料,力求做到精准复原。”

位于六楼的一隅小阳台,巧妙地保存了众多历史风貌的细节。记者细心观察发现,阳台上的螺旋形壁柱,是西班牙风格建筑中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此次修缮严格遵循原设计风格,精心恢复了壁柱的柱头花饰以及西班牙风格的檐口线脚。而在阳台的围栏上,也巧妙地保留了那些绿色的琉璃花砖,增添了浓郁的古典韵味。这个转角的设计与著名的武康大楼颇为相似,成为了一个极具拍摄价值的绝佳角度。

2025-07-15 08:3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