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夜色中的北外滩成为“能量波”较量的大舞台:参与者们戴着增强现实眼镜,手握感应设备,释放“能量波”以对抗对方。现场,中日韩观众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对岸,东方明珠塔的光芒熠熠生辉。

这个取景框,定格在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不久前2025哈斗(HADO)世冠杯在此举行,也是该赛事首次登陆中国。

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从未像今年这么热闹过。F1格子旗嘉年华、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入境邮轮市集、江畔春集、2025哈斗(HADO)世冠杯……伴随着一场场活动,人流、客流、消费流在此涌动。

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最后一天,演员陈龙悄悄带着妈妈来到北外滩。这条路他的妈妈曾经走了30年,看到这里发展得这么好,老人非常感动,眼含泪花。在网络名人共话北外滩活动上,陈龙借用《繁花》中汪小姐的话送给北外滩:“做自己的码头!”

因航运之便,北外滩成为近代中西方文明汇聚交融的重要门户。20世纪初,上海港逐步建造了一些除货运码头之外的小型客运码头,虹口境内的黄浦江沿岸(今北外滩),正是上海较早的客运基地之一,也因此成为“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窗口。

今日的北外滩,已成为一座多功能的现代枢纽,不仅是服务贸易的繁荣之地、科技创新的集聚区,更是总部经济的核心区和国际活力的象征。这里,犹如一座繁忙的“码头”,已吸引了超过4700家港航企业的入驻,其运力占据了全市总量的近七成;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的数量也超过了2100家,资产管理规模更是突破了8万亿元的庞大数字。 作为世界级的会客厅,北外滩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的重要会议和会展活动,成为交流合作的中心地带。480米的浦西未来第一高楼已拔地而起,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现代化高度;而320米的白玉兰广场顶楼观景台,则提供了一个俯瞰申城美景的绝佳视角,游客和市民可以在这里全方位地尽享这座城市的壮丽风光。

随着“一江一河”岸线的全线贯通,北外滩的岸线更加凸显了“还江于民”的深远意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商体展览活动,不仅进一步激活了北外滩的活力,更使之成为真正属于人民的“码头”。当F1赛车首次在黄浦江畔与璀璨的东方明珠交相辉映,北外滩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的速度与激情,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