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芙崽”自首批200台样机问世以来,已迅速完成3万台大货的生产任务,其产能的稳步提升仅用了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然而,在这看似迅速的背后,是将毛茸茸的玩偶皮囊与机器人的“灵魂”完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触摸传感器、NFC贴片等功能的正常运作,还要保证机器人能够流畅演绎1000余种丰富表情。这一系列复杂工艺的打磨,前后耗时竟达2个多月。

潘雨楠指出,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与毛茸外壳的适配,AI大模型硬件的商业化进程中,每个阶段都面临着需要克服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随着上海创智学院、模速空间(北杨)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的设立以及产业人才的不断涌入,企业对于克服发展中的种种挑战信心倍增。华泾镇副镇长顾丽花在介绍时表示,模速空间(北杨)这一约1.29万平方米的孵化载体已顺利完工。目前,预计在今年年底前,该空间的一期和二期将逐步对外开放。截至目前,注册于北杨小镇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突破50家,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位于北杨小镇的华东师大空间人工智能学院将启动建设,预计明年3月迎来首批学生。学院教授谭琨介绍,这里将聚焦泛时空感知与通感智算、多层级探测与超限智造、跨场景融通与孪生智联等三大核心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位于北杨的项目聚焦产教融合。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中心主任杨旸介绍,中心即将在北杨落成1.2万平方米空间,引入港科大首度设立的“AI+创业”项目。

谭琨和杨旸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联动。“物理空间上,大家彼此相距都不过百米;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在探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AI+’商业落地的‘无人区’。”杨旸说。

今天,上海创智学院将发布成立以来的首批8项成果,包括深度认知引擎、情境智能语音交互模型、本体可重构具身智能等。

“9月学院成立一周年时,上述项目又将有新的迭代升级。”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创智学院青年教师刘志说,首批成果中每个项目都探访了当前的“无人区”。

早前,西岸模速空间AI产品体验店里就时常能看到身穿创智学院院服的学生前来。眼下,模速空间与创智学院的运营团队有一个热闹的微信群,每当有重磅行业交流、大咖分享,双方都会第一时间互通有无。

本年度,创智学院预计学生人数将突破500大关,同时,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将提速打造“高密度、低成本、互动性强、迭代快速、充满温情”的创新创业生态,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孵化平台。

徐汇区领导强调,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智力引进、致力于打造更多“人工智能+”高价值应用场景的过程中,徐汇区将积极作为。在前端,我们计划设立“人工智能青年创业基金”,旨在扶持更多年轻创业者的创新梦想。同时,在后端,我们将持续拓展载体空间,充分利用模速空间溢出效应,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助力他们在颠覆性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025-08-06 07:5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