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黄山新闻网 正文

近年来,安徽省歙县致力于推进绿色发展,将“五绿”(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作为工作重点,并采用了“林长+”模式来推进工作。这些努力使得全县的林地面积达到了18.4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了82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2.15%,湿地面积为0.36万公顷,古树名木有1335株。这些成果使得歙县成功获得了“中国天然氧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以及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级“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护绿行动是歙县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该县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森林资源。这些措施包括定期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和打击非法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等。这些努力使得歙县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得到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不断提高。增绿行动是歙县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安徽省歙县致力于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工作体系,旨在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该县共招募了381名林长、261个责任区和493名生态护林员,建立起“护绿”图谱,实现了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为保护好绿水青山提供科技保障。此外,歙县还制定了《歙县“民间林长”管理办法(试行)》,招募了28名县级民间林长,鼓励民间组织积极参与保护森林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林长制改革。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了2.4万次的林长巡林和6.9万次的护林员巡护,共发现并解决问题386个。在深渡镇大茂社区,居委会书记、村级林长姚顺武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荣获了“安徽省优秀基层林长”荣誉称号。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当地居民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和参与,也有效地提高了该县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我们村的好空气每吨能卖45元。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歙县石门乡竹岭村护林员程加米说起去年的碳汇签约仍然十分激动,他和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没想到种竹子卖空气还能赚钱。

2023年11月14日,石门乡竹岭村竹园碳汇成功签约,转让220吨碳汇量,总价9900元,用于中和2023年创意黄山发展大会会议碳排放,这也是安徽首个成功开发并交易的村集体竹林碳汇项目。

歙县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打通绿色转化通道,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启动总投资59.79亿元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国有林场10万亩国际核证碳减排(VCS)试点项目签约落地。2023年,完成林权流转9起,流转面积65997亩,流转金额263201.3万元,全县林权流转面积累计达18.51万亩。新发生林权抵押贷款4起,凭林权证抵押面积2185亩,贷款金额430万元。全县共有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林草类)3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4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处;中国森林康养人家3家。

壮大油茶、山核桃、香榧等优势产业实力,实施省级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开展山核桃林“四统四禁一探索”试点建设,探索“管理+运营”新模式,成功申报“歙县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卖花渔村盆景年度销售额超2500万元,外来游客超16万人次,旅游收入超6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万元。2023年全县林业生产总产值达75.83亿元,增速9.22%。

近年来,随着“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落实,检察机关在环境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了让检察机关的影响力更加显著,一些县检察院利用环境生态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支付的“生态环境损失恢复费用”,与当地林业局、深渡镇人民政府联合行动,在新安江畔的五里潭开展了一系列的“补植复绿”活动,旨在打造“两长公益示范林”,为当地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全县还建立了3处公益诉讼碳汇补偿生态修复基地,协同推进了政府行政许可、生态赔偿、减污降碳、提质增绿等工作的落地见效,有效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此外,漳潭古树主题公园建管也开启了一种新的林旅补偿新模式。黄山市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首次出资10万元,每年从古树主题公园旅游收益中拿出15万元,用于古树保护修复及日常巡护管护,形成了保护和收益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检察机关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也展现了政企合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共同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未来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安徽省歙县正在实施“林长+”协作机制,旨在将分散的树林聚集成一个大面积的森林,将分散的人聚集成一起,实现协同合作,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