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在近日举办的安徽“双创汇”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供需对接会暨安徽科技大市场月度交易会上,一场精彩纷呈的低空经济领域项目路演活动成功举行。此次路演涵盖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及核心零部件制造等7项前沿项目,展示了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实力。同时,包括“清华猛狮陆空巡洋舰(陆空两栖飞车)”在内的4个优质成果转化项目也现场签约,标志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迈出了新的步伐。 在活动现场,场景机会与场景能力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对接,科技成果与需求企业实现了一对一的洽谈。一批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科技项目与产业“淘金团”成功“联姻”,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次盛会不仅为参会企业和项目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之路,并非仅仅依靠论文的发表或专利的申请就能画上圆满的句号。我们必须不懈努力,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让科技之花在产业沃土中生根发芽。正如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袁程所言,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合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完善前沿科技研发的“沿途下蛋”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的摇篮迈向“生产线”的舞台,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合肥滨湖科学城聚焦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合肥先进光源(HALF)等大科学装置以及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大科学装置衍生科技成果的发现、挖掘、策划、转化,累计挖掘梳理大科学装置衍生成果并推动设立企业50余家。

相较先发地区,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晴雨表”,根据《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4》,上海向苏、浙、皖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为744.32亿元,占长三角之间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达到35.58%;相比之下,我省向沪、苏、浙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一般要经历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从评估市场潜力到最终产品落地,每个环节都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栈式、全链条服务,有效破解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各阶段难题。”合肥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说。

现今,安徽省创新馆作为展示和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核心“前店”,而省市县三级分市场和产业化基地则构成了坚实的“后坊”,这一独特的“前店后坊”创新模式,有效地串联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实现了需求挖掘、中试验证、企业孵化、落地生产等环节的无缝对接。在安徽创新馆的依托下,合肥滨湖科学城正致力于打造全国首创的展示、交易、转化一体化运营模式。为此,特组建了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运营公司,全力推进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徽科技大市场的建设,以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更高效转化与应用。

作为新兴产业中的关键角色,技术经纪人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建言:“为了达到国内外一流标准,并汲取国际知名机构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着力培养一批技术转移转化的专业经纪人。通过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我们能够有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进而推动科技创新与创业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