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随着秋季学期的到来,上海市民日校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同步启动,首次开设的秋季班正式拉开帷幕。无论是清晨的阳光还是夜晚的灯火,从繁华的文化馆到热闹的商圈、静谧的园区,再到市中心的喧嚣与远郊的宁静,上海16个区的611个教学点都洋溢着学习的气息。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共开设了1967门丰富多样的课程,吸引了40501名学员参与其中,他们迎来了充满期待和活力的“开学第一课”,这一人数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彰显了市民对终身学习的热忱与追求。

经过对夜校学员群体的深入调研,我们了解到众多市民朋友对于白天上课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这一普遍愿望,我们精心挑选了部分课程,成功推出了日校项目。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徐皓表示,原计划开设的100门日校课程,如今已超额完成,实现了双倍目标。日校课程涵盖了艺术早课、午间一小时、都市下午茶等多个时间段,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成人芭蕾形体(零基础入门)》是日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8月4日开启报名后,6秒便被一抢而空。学员们年龄不一,既有“90后”,也不乏“70后”,跟着老师陈莉颖的指点,认真练习芭蕾的站姿。课程所在的“望潮”排练厅是西岸大剧院风景最美的排练厅之一,透过一整面墙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开阔的黄浦江江景与来来往往的趸船。“我小时候就有一个学芭蕾的梦想,今天圆梦了。”家住附近的方女士说。

在距离西岸大剧院五六公里外的市群艺馆,《戏剧表演》课下午3时在主楼301教室准时开课。“我是刘晶晶,自由职业,这是最有挑战性的课程,因为我是i人。”“我叫沈明月,这样介绍大家记不住,我赋诗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希望通过戏剧体验不同人的心态、不同人的心境。”在排练室的木地板上席地而坐,学员们的“第一课”是自我介绍。仔细听下来,学员年龄跨度颇大,职业、身份五花八门,想学戏剧表演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学员金友兰是上海市精卫中心的心理治疗师,想通过体验戏剧表演,探究戏剧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

晚上6时半,天色已经暗下来,日校的学生离开市群艺馆,工作人员随即将白天日校课程教室的指示牌替换成夜校的指示牌,等待下班后赶过来学习的夜校学员。晚上7时,循着指示牌来到市群艺馆3楼,已然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报告厅里,学员们举起双臂,加入《肩颈康养》课程;301教室继白天热爱戏剧的学员后,迎来热爱爵士舞的夜校学员;306教室开启为期三个月的“老年人居家中医护理”课程;308教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把古琴,时不时传出阵阵琴声。

观察具体数据可知,在今年的秋季学期,夜校作为关键力量持续发挥着显著作用,共设立了542个教学站点,开设了1766门课程,吸引了36347名学员报名,占总报名人数的88.7%。与此同时,日校则设立了69个教学点,提供了201门课程,吸引了4154名学员加入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