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若不是及时行动,老人的毕生积蓄可能瞬间化为乌有!”9月4日,中信银行芜湖分行营业部的员工徐洁回想起不久前与诈骗分子展开的那场紧张刺激的“生死赛跑”,仍感到心有余悸。那天,银行工作人员凭借着极高的反诈警觉性,迅速联合警方展开行动,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了断网、挂失、报警等一系列紧急操作,最终成功为年过八旬的周奶奶保住了账户中高达800余万元的宝贵存款,避免了她一生的养老钱遭受重大损失。

周奶奶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向中信银行芜湖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陈洁求助。那天,年逾八旬的周奶奶在办理保险退款后,发现自己的银行账户出现了扣费提醒,因此希望陈洁能协助她进行调查。

“老人提到‘保险退款’‘扣费’,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可能遇上了电信诈骗。”陈洁告诉记者,近期针对老年人的“保险退费”类诈骗高发,骗子常以“保单失效”“误扣费需退还”为幌子设套。考虑到老人年纪大、防范意识较弱,她向分管行长王雨婷汇报具体情况后,当即决定一同前往周奶奶家中当面核实情况。

抵达老人家中后,陈洁一行发现了更多异常。她告诉记者,“当时周奶奶的手机一直处于黑屏状态,并一直是通话的状态,能听到电话对面有人在小声沟通。”而面对“是否操作过转账”“转给谁”等问题,老人始终含糊其辞,只反复强调“按客服指令操作”。

经过耐心的沟通,老人才向陈洁一行透露关键信息。她告诉我们,此前已按照“客服”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向对方转账15万港币,眼下正准备按照指令,将账户内剩余资金全部转出。

“屏幕共享一旦开启,老人的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可能全被骗子掌握了,必须马上断网!”陈洁瞬间警觉,第一时间对老人手机进行断网、拔卡、关机的处理,彻底切断骗子的远程操控通道。

同行的王雨婷也同步展开行动,一边安抚因后怕而情绪激动的周奶奶,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一边立即拨打110报警,并联系中信银行客服热线,为周奶奶的银行卡办理挂失冻结手续,从银行端锁死资金流出通道。“老人不仅仅只有一张银行卡,为了防止其它账户资金的流出,我们联系了她所有账户所在银行的客服,并办理了挂失冻结手续。”陈洁说。

“从进门发现风险,到完成所有紧急处置,前后只用了20分钟。”参与处置的民警表示,经初步核查,这是一起典型的“屏幕共享”类电信诈骗,骗子先以“保险到期扣费”为由获取老人信任,再诱导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远程窃取账户信息后要求转账“验证资金”,所幸银行和警方反应迅速,才避免更大损失。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事后,周奶奶握着银行工作人员的手再三道谢。

在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常常利用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较为单一、对“官方客服”持有较高信任度的特点,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保”、“医保”、“保险”等话题作为诱饵进行诈骗。近期,中信银行芜湖分行成功拦截了一起此类诈骗事件,这得益于该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的反诈培训和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实施。通过这些措施,银行成功守护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展示了金融机构在防范电信诈骗中的积极作用。

该行负责人明确指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服务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通过深入社区进行宣讲、在网点加强反诈提示等措施,全面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同时,将进一步深化与公安部门的合作机制,优化“发现-预警-处置”的全流程响应速度,运用更加精准的防控手段和更加贴心的服务,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和“救命钱”,确保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不受侵害。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