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在山西大同举办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公布了《2025综合算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该报告”)。据报告揭示,江苏省在省级行政区域综合算力指数的排行榜中位居第二。

本报告详尽地描绘了我国综合算力发展的全貌。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在运行的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已突破1085万标准机架,展现出强大的计算能力。其中,智能计算(智算)的规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88EFLOPS,即每秒可执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存储能力方面,我国已达到1680EB,即1680亿亿字节,为海量数据存储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我国还发布了1509个大型模型,标志着算力、存储、运算能力和模型生态的快速发展。这一切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在2024年的基础上,此次发布的报告,从算力、存力、运力、模力、环境等维度全面衡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算力发展情况,并通过算力分指数评估全国各城市的算力发展水平。

报告显示,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指数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河北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贵州省。

其中,算力分指数方面,河北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山西省、广东省、贵州省、北京市位列前十;模力分指数方面,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位列前十。城市算力分指数方面,河北、山西、广东、浙江等省份的部分城市排名靠前。

存力分指数方面,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贵州省、福建省、山东省、浙江省位列前十。据悉,存力分指数主要评估存力规模和存力质量,TOP10名单里中东部地区占八成,是整个数据存力的核心承载地。存储规模方面,东部地区优势效应非常明显;在存力质量方面,总体上存力算力协同并进,东部省份整体领先。

运力分指数方面,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北京市、四川省、安徽省、河北省、贵州省位列前十。在这个TOP10名单中,东部省份占七成,构成国家运力的主动脉。入算网络、算间网络方面,东部省份整体表现更优;算内网络方面,中西部省份整体表现较好。

环境分指数方面,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山西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位列全国前十。从环境分指数TOP10名单来看,东西部省份在市场环境和资源方面各有优势。西部地区具备资源环境优势,年均气温低,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丰富;东部地区更具市场环境优势,算力交易频繁,市场供需两旺。

报告指出,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未来,智算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增长,推动各种应用场景实现变革创新,如在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带动算力、存力、运力等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对最新报告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衡量一个地区数字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经转变为算力、存力、运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正处于加速跑的关键时期。在算力领域,我国持续加大投入,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探讨算力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时,魏亮指出,我国算力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快速度,更应注重质量提升。他强调,未来我国应不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络的建设,稳固“算存运”的基础设施,并加强算力资源的统筹协调与动态优化能力,推动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升级。此外,通过依托“开放数据中心”和“智算生态圈”等产业平台,打破产业间的壁垒,促进融合创新,共同构建一个繁荣且可持续发展的算力新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