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根据“中国铁路”官方公众号最新发布的信息,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活动在广大旅客和货运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在7月1日至8月31日的暑运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显示出我国铁路客运市场的持续繁荣。同时,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7.02亿吨,同比增长4.8%,货运量也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在暑运期间,铁路客货运量均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充分展现了我国铁路运输的强大实力。此外,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为广大旅客和货主提供了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和运输体验。

旅客发送量再创新高,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为充分发挥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的协同效应,我们在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基础上,特别实行了暑期运行图。充分利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等高标运行线路,以及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重庆东站等新线、新站的能力,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同比增长8%。 借助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我们实现了列车开行方案的精准动态优化。在热门时段、方向和区间,我们及时增加运力,有效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时,我们在主要铁路枢纽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客车和乘务人员,以应对局部地区突发的客流。 在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的同时,我们开行了公益性的“慢火车”,为边远地区的群众提供了出行便利。此外,我们积极适应国家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旅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据统计,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34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我国铁路客运业务的蓬勃发展。

铁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组织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增开哈尔滨东至抚远、昆明至西双版纳等旅游列车和南北疆方向旅游列车,串联美食美景和人文名胜,优化列车开行时刻,压缩运行时间,实现“昼游夜行”“快旅慢游”,为旅客提供了丰富的出游选择和高品质的旅行体验。持续打造“齐鲁1号”“大河之南号”“星光·燕赵号”等特色旅游列车,探索更多“旅游列车+”服务,打造消费新场景,让更多旅客坐着火车感受“诗和远方”。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79列,同比增长31%,为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精心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16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3.5万人次,开好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有效助力“跨境游”。

旅客出行体验持续提升。铁路12306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旅客购票出行提供便利。学生旅客预约购票服务功能实现常态化运行,有效保障了学生旅客出行,暑运期间累计发售学生票1988万张。做好铁路畅行码、便捷换乘、互联网订餐等在途服务,继续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试点范围,加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出行需求。精心组织旅客乘降,提升列车餐饮服务品质,为旅客提供“一盒好饭”。加强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协同联动,铁路到达旅客乘坐地铁免安检车站扩展至45个,畅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货物运输有效保供稳链。加大能源保供运输力度,用好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铁路主要煤运通道,持续抓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对发电企业用煤需求实行运力倾斜,助力各地迎峰度夏,暑运期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电煤2.43亿吨,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做好粮食、化肥、抢险救灾物资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强化全程盯控,确保快速送达,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加强国际联运组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保持稳定开行,提升口岸运输能力和效率,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汛期,我们始终坚持运输安全稳定。我们全力以赴投入到“七下八上”这一防汛关键期的重点工作,积极应对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区连续发生的8轮强降雨和台风“丹娜丝”、“韦帕”、“竹节草”、“杨柳”等极端天气。我们及时发布了355次预报预警,并出动巡查看守人员超过50万人次,加强线路巡查和设备检修,确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动态会商研判,不断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采取停运、限速、迂回等措施,主动规避风险,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同时,我们加大了运输服务资讯的发布力度,及时公布列车停运、晚点等情况,做好车票退票、改签等服务,引导旅客安全有序出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应对了汛期带来的挑战,确保了运输安全稳定。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