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最近,李建军执导的《世界旦夕之间》作为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的特邀剧目,重返国家话剧院舞台。自2021年于乌镇戏剧节作为特别推荐剧目首次公演以来,该剧接连荣获多个奖项,每一次公演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

70后杰出导演李建军,作为中国当代剧场艺术的领军人物,以其深刻的实践精神,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推动者。2011年,他创立了“新青年剧团”,致力于探索剧场艺术的无限可能。在他的引领下,《美好的一天》、《大众力学》、《人类简史》、《带电的火花》等一连串原创作品相继问世,不仅将“人人皆可成为艺术家”的理念搬上了舞台,更将这一舞台转化为了人类学的“田野”。而他的“后人类三部曲”——包括《变形记》、《世界旦夕之间》、《大师与玛格丽特》——以及《阿Q正传》、《三分钱歌剧》等经典改编作品,则更是对传统文本进行了富有时代感的创新表达,为剧场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戏剧、观众和现实生活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不断在校正,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李建军认为,“戏剧是回应社会环境的,也是社会环境的映射。”因此他对创作有着明确要求——贴近那时那刻前来看戏的观众,无论原创还是改编,作品都要和当下的观众产生连接。

李建军的作品多次受邀参加乌镇戏剧节、阿那亚戏剧节,以及东京国际剧场艺术节、德国鲁尔艺术节等国际艺术节,受到国际戏剧界关注。但即使作品已获高度认可,李建军在每轮演出中都会不断打磨完善,调整表演节奏,注入新思考和新感受。他说,创作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你要输出要表达,就要不断去跟社会、跟观众碰撞,直接的经验和间接的知识就融会贯通起来,就会有很多的乐趣,人就不会那么封闭,而有一种成长感,我觉得这个是最可贵的。”

《瞬间世界》改编自德国知名新浪潮电影大师法斯宾德于1973年推出的同名科幻作品,影片描绘了主人公在意识到自己生活于一个巨大的计算机虚拟现实中的困境,以及他对此进行的抗争与挑战。

所有科幻作品,在李建军的观点中,都可视作人类对未来命运的预言性叙述。他认为,科幻作品不仅提醒我们不应过分低估自己,也不应过于自负。在他眼中,20世纪的科幻电影在描绘人们面对技术危机时的勇敢抗争,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们所展现的人性情感和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时代价值取向的生动体现。这些作品记录了人类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成为了我们了解历史、反思现实的重要文献。

2025-09-04 10:26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