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上海歌剧院2025演出季的重头戏——由英国新锐导演哈里·费尔领衔的团队精心打造的歌剧《法尔斯塔夫》,即将于9月5日至7日隆重揭开上海大剧院2025-2026演出季的序幕。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晚年智慧的结晶,以其无与伦比的创作高度,曾在2016年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于上海大剧院首度亮相,凭借其颠覆性的艺术解读和精妙绝伦的舞台呈现,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与广泛赞誉。

经过九年的漫长等待,这部经典剧目终于将在上海歌剧院的舞台上再度绽放光彩。此次演出将由我国著名上海歌剧院院长、杰出指挥家许忠亲自执棒,与来自中外的优秀艺术家们携手,共同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19日,剧组首次对外开放排练,让广大观众得以一窥排练的精彩瞬间。许忠表示:“《法尔斯塔夫》的音乐如同变幻莫测的万花筒,既是对声乐技巧的严格考验,也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威尔第以这部充满喜剧色彩的歌剧作为其歌剧生涯的告别之作,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理。我们希望通过开放排练,让威尔第的笑声感染到当代观众,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排练活动的初衷。”

《法尔斯塔夫》是歌剧巨匠威尔第80岁时的封笔之作,与悲剧《奥赛罗》并称其晚年“双子星座”,代表着意大利歌剧的巅峰水准。剧本由博伊托改编自莎士比亚《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与《亨利四世》,以幽默笔触与悲悯情怀描绘没落骑士法尔斯塔夫在温莎小镇上演的荒诞人间喜剧。

这部歌剧的艺术价值远超喜剧形式:它是“速度的竞技场”,密集的快速宣叙调与急口令式歌词对演员的意大利语功底、吐字清晰度与气息控制力提出严苛要求;它是“重唱的迷宫”,威尔第以毕生功力编织三重唱、四重唱乃至十声部赋格终曲,要求演员在高速演唱中保持音准和谐与戏剧张力;它更是“生命的寓言”,通过臃肿虚荣却活力充沛的法尔斯塔夫,探讨衰老、欲望与宽恕,包裹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排练现场,能感受到指挥对音乐的精准把控和演员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腻。对于中国演员而言,攀登威尔第的这座歌剧“珠峰”,需要深入语言精髓,才能领略并展现其中奥妙。

2016年,上海歌剧院力邀哈里·费尔团队创排该剧,将故事从伊丽莎白时代“穿越”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此次复排,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张庆新在尊重原版创意的基础上优化细节,让首演中部分舞台调度更适应中国观众,并升级灯光设计技术。

复排汇聚中外顶尖歌唱家。中国知名男中音孙砾饰演法尔斯塔夫,其深厚的演唱功底与戏剧张力曾成功塑造过多个经典角色。此次,他将赋予“胖骑士”粗鄙狡黠与人性温度并存的复杂特质。孙砾表示:“演绎法尔斯塔夫需‘举重若轻’,在他的嬉笑怒骂中藏着对衰老与孤独的深刻体察。”

上海歌剧院的女高音歌唱家徐晓英,在相隔九年之后,再次登台演绎经典剧目《捉弄计划》中的核心角色艾丽斯·福德。与此同时,王潇希以其卓越的语言表现力,成功塑造了剧中充满魅力的奎克利夫人形象;而王碧华则将梅格·佩奇这一角色演绎得生动有趣,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积极参与计划的活泼女性形象。这三位才华横溢的女歌唱家,共同构成了剧中一个机智幽默的女性团体,为整部作品增色不少。 在剧中,于浩磊、郑瑶、余杨三位演员则分别扮演了固执己见的凯厄斯医生以及法尔斯塔夫这位滑稽跟班的角色。他们以出色的演技,为全剧增添了丰富的喜剧元素,让观众在欣赏音乐与剧情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欢笑。

对于中国演员来说,《法尔斯塔夫》这部作品的挑战可谓全方位,其中语言关尤为关键。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剧组精心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支持团队。意大利籍声乐指导负责确保演员们发音的纯正,而合唱指挥则专注于指导复杂的合唱段落。演员们在保持美声质量的同时,还需完成夸张而真实的喜剧表演,这对他们的体力和专注力构成了巨大的考验。

2025-09-03 07:48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