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日,黄山区轮渡村的太平猴魁茶园迎来了新的变革。在这里,传统的采茶方式正在悄然转变,高效运转的采茶机械已经取代了以往密集的人工采摘。一条条蜿蜒于山间的运输轨道,肩负起将鲜叶运下山的重要任务。这些通过机械化采摘的鲜叶,将被送往黄山区的大型茶饮企业,成为新式茶饮的优质原料,标志着茶园向现代化、高效化发展的新篇章。

在夏季,茶园管理与采收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双抢”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黄山区大胆创新,引入了先进的机械化作业模式。在茶园里,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轻便的双人手持式采茶机,机械刀片在茶树间穿梭,将鲜嫩的茶芽精准、快速地收入囊中。与传统纯手工作业相比,采收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现场茶农们纷纷表示,以前全靠弯腰手采,不仅辛苦,而且速度慢。现在有了机器的帮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一天能采的面积比以前翻了几倍!他们感叹道:“以前采茶累得腰酸背痛,现在用机器,省力多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真是让人欣喜!”

更令人瞩目的是山间铺设的专用运输轨道。采收下的鲜叶被迅速装入特制容器,稳稳置于轨道运输车上。只需简单操控,轨道车便沿着既定路线平稳滑行下山,彻底告别了茶农肩挑背扛的艰辛历史。崎岖陡峭的山路不再是阻碍鲜叶及时运送的难题。

茶园负责人介绍,太平猴魁夏茶产量可观,传统依赖人工,不仅成本高企,更面临劳力短缺困境。机械化采收与轨道运输的配套应用,大幅降低了夏茶生产成本。“以往请人难、运茶慢,夏茶效益有限。现在成本降了,效率高了,夏茶也能成为茶农增收的重要来源。”该负责人表示,这些机械化采摘的鲜叶,主要是为黄山区某大型茶饮企业提供鲜叶原料,此举显著提升了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黄山区开展的这一创新实践,生动展示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的发展。通过机械化与智能装备的深度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季节性用工荒的问题,增强了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更为太平猴魁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茶注入了现代化的生产活力,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展望未来,黄山区将继续大力支持这一高效农业模式的推广,充分利用科技力量,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2025-09-07 07:45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