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龙门古镇取消了景区的门票收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的亭林园景区也宣布对游客实行免费参观,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天池山景区也推出了免门票措施……众多景区纷纷尝试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景区免收门票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奇之事。追溯至2002年,浙江杭州的西湖景区便率先拆除了围墙,取消了门票,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免费开放的5A级旅游景区。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更带动了周边餐饮、零售等服务业的整体收入增长。杭州市旅游部门曾提出“241算法”,即每名游客在本地多逗留24小时,当地旅游年综合收入将增加约100亿元。由此可见,门票的取消并非简单之举,它换来的却是游客综合消费的显著提升。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免收门票,而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免门票政策,尤其是在免门票之后,如何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吸引一时流量可能不难,难的是“长久红”。持续吸引游客,首先要做好“特色”文章。

特色,是景区魅力的体现,也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过去,文旅产业的开发方式相对简单,有“好风景”就是“有特色”。如今,旅游早已不是单纯的“看风景”,提供有特色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才能让景区更有吸引力,进而让游客从思考“去不去”转而考虑“待多久”。比如,推出互动性强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孵化独具特色的IP文创产品,让演艺、市集等业态与景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等。

提升景区的持久魅力,不能就景区看景区。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景区发展完全可以融入城市发展中。持续吸引游客,还要做好“联通”文章,联通景区内外、拓展服务链条。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以“票根经济”为创新点,巧妙地让小小的门票根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在江西南昌,观众只需持有演唱会门票,即可免费畅游滕王阁等知名景区;而在云南玉溪,足球迷凭借足球赛的门票,在比赛当天及其前后各3天的时间内,可以免费游览该地的50家A级旅游景区;同样在江苏苏州,旅客若在7日内抵达苏州吴江乘坐高铁,便可以免费兑换黎里古镇景区的联票。尽管景区门票看似免费,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将原本分散、孤立的消费场景串联成一条条消费链,将“单次消费”转化为“连续消费”,极大地拓宽了消费空间。这样的策略不仅让景区获得了更加长远和持续的收益,也为城市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启示告诉我们,若能重新审视景区与城市整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景区的发展带动整体,以整体进步推动景区,便能够促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