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期,寿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依托《淮南子》的节气理念,结合本地特色美食“大救驾”,推出了“24节气大救驾”系列新品。通过美食这一载体,生动展现了节气文化的内涵,有效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大救驾”是寿县独树一帜的传统名点,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五代十国时期。据传说,后周时期,著名将领赵匡胤率领大军攻打南唐,在寿州城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战。由于战事激烈,赵匡胤及其士兵们疲惫不堪。在这关键时刻,当地百姓用酥油、砂糖、面粉等食材精心制作了糕点,慰劳了疲惫的军队。赵匡胤和士兵们品尝后,体力迅速恢复,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来,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为了表彰这一壮举,特意将此糕点御赐名为“大救驾”,寓意“救驾之功”。这一传说赋予了“大救驾”拯救危难、能量补给的美好寓意,使其成为了寿县历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符号。如今,“大救驾”不仅成为了寿县人民的美食记忆,更成为了传承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

寿县作为楚文化故乡和淮南军事重镇,具有兵家重地、农业富庶两大特点,正是由于寿县的军事地位和物产条件,共同催生了“大救驾”这一特殊食品。此外,寿县的农业传统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而“大救驾”的食用习俗也暗合节气规律:寿县农民依节气安排小麦种植(如秋分播种、芒种收割),“大救驾”的主要原料(面粉、猪油)直接来源于当地节气农耕的产出;部分学者推测“大救驾”的耐储存特性,或与古代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有关;冬至前后,体力消耗大,“大救驾”可作为御寒补充能量的节令食品。所以“大救驾”既是战争历史的产物,也依托寿县农耕社会的节气周期,具有“战时应急—日常节令”的双重作用。

寿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近日匠心推出了一款别具特色的“24节气大救驾”糕点系列。该系列糕点巧妙地将传统糕点制作工艺与节气文化融为一体,不仅严格挑选当季新鲜食材,确保口味的丰富多样,满足不同游客的味蕾需求,还在糕点的外包装上精心设计了《淮南子》中与各节气相关的经典词句或节气民俗介绍。此举旨在让节气文化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通过美食的形式变得触手可及、可品鉴。在传承大救驾传统工艺的同时,也为这款糕点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传播节气文化的独特载体。

此外,游客在参与寿州古城的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时,能够亲手制作大救驾,从而打造出“美食、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消费模式,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体验,增加旅游的乐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