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如果说精准的政策是培育企业发展的肥沃土壤,那么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便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源源不断的清泉。

模速空间的建设,不仅彰显了令人瞩目的“徐汇速度”和坚定服务决心,更在短短38个昼夜内,将一期近万平方米的空间从原始毛坯状态升级至企业可直接拎包入住的高标准状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时任项目经理即便面临因病手术的困境,也坚持在医院中远程调度指挥,确保工程能够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顺利交付。在招商引资方面,专班成员展现出雷厉风行的作风,仅用100天时间就成功吸引了超过50家大模型企业入驻,为模速空间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徐汇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主动上门的策略,将传统的“企业找政策”模式转变为“政策找企业”,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提供支持。在模速空间团队中,工作人员以“金牌店小二”的专业态度,为每一家入驻企业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1v1跟踪走访+政策申报辅导+靶向资源匹配”的“管家式”服务。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团队辅导了近百家入驻企业申报市区产业政策,申报金额累计超过亿元,展现了极高的服务效率和成果。

“我想用九个字来概括徐汇对我们企业成长的帮助,那就是:手把手、肩并肩和心连心。”无问芯穹创始人夏立雪感慨道。从最初手把手帮助企业完成注册、大模型备案,到构建产业生态,再到提供算力补贴和基金领投,在徐汇“保姆式”“专班式”服务下,夏立雪和团队从一个不足50平米的格子间、7人团队,迅速成长为拥有独立两层办公室、近百人研发团队,并参与建设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的赋能者。这正是“模速效应”的典型样本——当政策、算力、人才、资金多要素密集供给,技术理想便能加速照进现实。

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晶晶也深有感触:“模速空间常态化的运营服务团队只有约30人,但揭牌时承诺的五大功能服务平台,即市区联合推动的算力调度、开放数据、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人才服务等全要素功能平台,眼下都实现了迭代升级。”杨晶晶表示,通过模速空间的“专班式”服务模式,企业发展裉节都能通过一些常态协调机制予以解决。

在今年4月10日举办的商汤技术交流日活动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在经历快速优化阶段。特别是在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和浦东新区的“模力社区”,两地已经形成了“一东一西”的协同发展产业格局。上海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应用和服务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

在展望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蓝图上,上海已确立了一系列明确的发展目标。依据《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上海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将涵盖算力支持、语料库建设、模型研发以及应用场景等多个关键层面。上海正以空前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速度,积极推进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将蓝图中的愿景转化为现实中的具体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上海正努力为全球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贡献其独特的“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