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近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携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以及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完成了《数说长三角2025》这一重要报告的编制工作。该报告显示,到2024年,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预计将达到1.9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94万元,这一数字即将跨过发达经济体的人均GDP标准线,即2万美元的大关。这不仅标志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增长,也预示着该区域正逐步迈向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繁荣、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布局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入2024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实现了突破性增长,达到了33万亿元人民币的惊人规模。尽管该地区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却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汇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约30%,其经济活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级城市群中的表现和排名更加值得关注。根据报告,2024年,长三角GDP总量4.65万亿美元,规模继续保持第2.仅次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长三角市场活力较强,独角兽企业数(9家)排名保持第2.应用转化能力持续提升,独角兽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长三角2家科技企业排名全球市值前100(阿里巴巴、拼多多),TOP100独角兽企业数量11家,新入选3家,总量仅次于美国西海岸(41家)。

核心城市是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源。2024年,长三角8座城市入选GaWC世界城市榜单,数量仅次于欧洲西北部、英国中南部城市群。8座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无锡、温州,温州为首次上榜,苏州、合肥、宁波在城市能级上均有进位。其中,合肥在2018年的评级为GAMMA级别(第5级),2024年上升为BETA-(第4级)。

据了解,2024年5月,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牵头,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单位推出了首版《数说长三角2024》报告,以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客观反映了长三角区域主要发展成效和重要目标指标落实情况。

本年度,《数说长三角2025》的编纂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新增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的参与。同时,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等机构也贡献了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在内容层面,本报告在继承先前研究理念的基础上,对其研究领域进行了拓展与深化,最终构建了一个全面覆盖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体系优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市场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提升以及安全发展保障等九大领域的分析框架。《数说长三角2025》报告包含31个细致的维度和195项具体指标,运用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以及直观的图表展示,生动描绘了过去一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协同发展中的多方面成就。这份报告为长三角地区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拓宽开放视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和有益的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