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生活在线 正文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在1月至5月期间,上海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687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与此同时,重庆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03.63亿元,同比增长了4.7%。

这表明,上海再次夺回了领先重庆的地位。

在本年度的前三个月里,重庆的总消费额达到了4204.32亿元,超过了上海的4057.45亿元,晋升为全国消费总额最高的城市。然而,从1月至4月的数据来看,两城之间的消费差距已经缩小至大约30亿元。

凭借着5月份消费数据的爆发,上海实现王者归来。

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增速较4月份大幅提高4.9个百分点。

重返消费第一城,上海靠的是什么?

这背后是“政策+活动”的双轮驱动。

5月21日,《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32项硬核举措,为上海消费增速由负转正奠定了基础。

消费品以旧换新叠加“6·18”活动,点燃更多换新消费热情。5 月上海以旧换新相关品类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和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9.4%、12.4%、13.5%和21.9%。

上海还首次推出“商圈精品推广节”,9大商圈、近百家商场、约3600个品牌齐齐上阵,“好货不贵+体验升级”的玩法成功吸引大批消费者,有效拉动了黄金、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化妆品等消费。

数据显示,5月上海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7%、9.3%和4.0%。

上海汽车消费市场也在5月迎来高光时刻。

借着上海国际车展的东风,再加上外牌汽车置换补贴、区级汽车补贴等政策组合拳,上海汽车销售大幅拉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5月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0%。

除了“政策+活动”带来的短期消费爆发,上海消费增长还有着长期的硬实力支撑。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城的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最高,便是上海消费增长的最大支撑和底气。

上海积极投身于首发经济、银发市场和自我满足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持续拓展多样化的消费环境。凭借其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枢纽的优越地位,每年举办的多项国际展览和赛事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商务人士和游客,从而有效促进了高端消费和旅游业的增长。

从全国范围的角度审视,上海消费市场的复苏实际上反映了我国整体消费趋势的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4%,这一增速为今年以来最高。

《华尔街日报》消息指出,在今年的“6·18”购物狂欢节中,我国电商平台销售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一成就反映出我国政策制定者在鼓励持谨慎态度的家庭增加消费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已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资讯资讯